熊玉亮五條建議助力商丘酒業振興
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
河南酒業全媒體11月5日河南商丘訊 11月5日上午九時,河南(商丘)區域名酒戰略發展研討會在商丘市召開,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秘書長甘權、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商丘市政協副主席、商丘市工商聯主席、商丘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劉明亮、寧陵縣人民政府縣長馬同和以及張弓、張弓老酒、林河、皇溝、民權九鼎、冷谷紅、漢梁王、八駿馬、王貢等十多家酒類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參加了座談,針對商丘酒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各自的意見,進行深入剖析,查問題,找癥結,提建議,理思路,全面吹響商丘酒業振興的集結號。
2016河南(商丘)區域名酒戰略發展研討會
談到商丘酒的發展,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如數家珍。馬季在央視的廣告“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家喻戶曉,林河的“上下五千年,好酒林河產”風靡全國,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商丘酒業板塊急劇下滑,張弓、林河從全國一線白酒品牌淪為河南區域品牌,甚至在全省的銷售量也少得可憐;黃河故道葡萄酒的概念逐步淡忘,尤其是2007年2月3日央視曝光民權產區葡萄酒后,商丘葡萄酒產業至少后退了十年。
熊玉亮說,無論是豫酒,還是商丘產區的酒,都到了唱《國歌》、《國際歌》的時候了,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熊玉亮強調,豫酒發展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高端白酒格局沒有改變,低端白酒市場也在逐漸被黑龍江、江蘇、安徽、北京等地的品牌所蠶食,原來的地產酒優勢消失殆盡。
熊玉亮分析了商丘酒業目前存在的問題。熊玉亮會長說主要有七個方面。
一、企業戰略定位不清晰,經營理念與時代發展不和諧。尤其是個別企業領導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閉門造車,不認識行業,不堅持,不堅守,經營理念經常變,許多決策與市場需求不符,貽誤了中國酒業十年的黃金發展期,浪費了大好機遇,根據地市場一縮再縮,家門口市場做不了“地頭蛇”。
二、豫酒風格丟失,濃香型白酒川味化。熊玉亮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愛吃米,無法判定哪個好吃,哪個不好吃,習慣成自然,習慣成文化。8月8日,河南省酒業協會聯合張弓酒業組建了河南省酒業協會張弓酒風格研究中心,10月23日,河南省酒業協會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張弓酒的個性化風格問題,帶動豫酒的風格研究。
三、團隊凝聚力、戰斗力、支撐力有待提升,信譽度、美譽度有待提升。熊玉亮會長說,我們一直倡導豫商賣豫酒,有經銷商反映,企業承諾的政策不兌現,或兌現不及時,支持政策不到位,發貨不及時、結算不及時;許多供應商反映,貨款拖欠是常態,不合作吧,怕丟掉客戶,對許多酒企頗有微詞,甚至要訴諸法院。熊玉亮說,我們在豫酒中提出了“四個善待”,即善待股東和員工、善待供應商、善待經銷商、善待消費者。
四、品牌之爭。熊玉亮說,豫酒飽嘗了兩個杜康留下的苦果,如今在商丘,又在同一個地方出現了兩個張弓,是否會重蹈兩個杜康復轍;在葡萄酒方面,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五、體制改革不到位。到現在,張弓酒業還是租賃經營,雖然賺了不少錢,但很少投入到企業基礎設施建設上,貽誤了發展時機;商業經營模式、產品結構、組織架構滯后,不適應市場變化,各個企業都存在著不同的問題。
六、人才斷檔,技術人員斷層,營銷人員大量流失。
七、政府支持不到位。
談到商丘酒業振興,熊玉亮認為,商丘酒業振興人人有責,他提出了五條建議。
一、建議樹立豫酒振興的“四個自信”,即文化自信、品質和品牌自信、市場自信、消費自信;營造“四個氛圍”,即政府支持商丘酒業發展的政府氛圍、媒體宣傳的輿論氛圍、經銷商賣商丘酒的流通氛圍、商丘人喝商丘酒的消費氛圍;做好“四個善待”,即善待股東和員工、善待供應商、善待經銷商、善待消費者。
二、建議推動豫酒抱團打天下。熊玉亮建議,商丘酒業利用每年的華商節、食品博覽會和鄭州全國糖酒會、中國千商大會等重要的節會平臺,抱團推介,抱團營銷,提高商丘酒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三、建議樹立產業板塊發展重大理念。建議政府出面,協調商丘酒業發展,反對不正當競爭,在營銷推廣時,只說自己的好,不說別人的壞;融合張弓資源,做強做大;做好葡萄酒的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營銷,避免不和諧聲音的產生。
四、建議做好品質營銷問題。品質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商丘酒業除了做好風格,更要在品質上做文章,解決好品質營銷問題,倡導品質贏天下。
五、建議商丘市有關部門拿出適當的資金,在原產地打造、技術創新、產品推介等方面支持商丘酒業的發展。
熊玉亮強調,商丘酒業振興人人有責,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商丘酒企要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明確戰略,做好定位,攻堅克難,堅定信心,抱團發展,共享共贏,傾力打造商丘名酒產業群。(河南酒業全媒體 岳曉聲 戶戰偉 中國食品報記者 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