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茅臺集團同修正集團在貴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在保健酒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名副其實的保健酒企業,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保健酒品牌。
“南酒+北藥”強強強聯手,令保健酒再度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實際上,近年來,不僅是茅臺,眾多酒企也在不斷進入保健酒產業,還有部分藥企也開始從中發現機遇,同酒企跨界攜手布局。
保健酒市場緣何如此受到青睞?保健酒競逐加劇的預期下,眾多的市場參與者究竟是為了“做大蛋糕”,還是只 “分一杯羹”?這些問題都引發了行業對于保健酒新的思考。
“美酒+良藥”跨界聯手
龍頭加碼保健酒產業引期待
就在此次同修正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前夕,4月24日,茅臺集團保健酒業公司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并對公司部分領導崗位進行調整。
會議決定,茅臺集團股份公司原企業管理部主任王開馥同志任保健酒業公司黨委委員、書記、副董事長;保健酒業公司原黨委書記譚定鴻調任貴州茅臺集團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西豐公司)黨支部書記,兼任保健酒業公司副董事長;集團公司原深改辦常務副主任范志雄同志調任貴州茅臺集團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西豐公司)董事長,兼任保健酒業公司副董事長;張城同志不再擔任貴州茅臺集團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西豐公司)董事長。
此次茅臺針對保健酒業務進行布局和調整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在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上,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茅臺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表示,“北藥+南酒”'、“美酒+良藥”跨界攜手大健康,融合發展新業態,是一次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引領性的重大戰略合作。
作為其“十三五”戰略規劃中重要的新興業務,茅臺集團對于保健酒業務板塊始終保持高度關注和資源投入。
早在2009年,茅臺便涉足保健酒業務,并于2013年設立白金酒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獨立運作。2014年,茅臺集團在遼寧省西豐縣投資建設西豐生命健康產業項目,項目內容包括保健酒、鹿產品加工和貿易、保健產品和城鎮化建設等,成為茅臺在異地投資建設的最大保健酒項目。2015年,茅臺白金酒公司同隆力奇集團就保健酒板塊進行接洽,茅臺保健酒業務及合作領域得到進一步擴大。
而此次合作的另一方修正集團也有著保健酒領域開發的相關經驗。資料顯示,修正集團自2002年開始立項開發保健酒,已初步形成了完善的配方、成形的產品以及完整的產業鏈,具備快速上市和批量生產的條件。此外,修正集團于2001年設立修正健康集團涉足保健酒研發培育,在GMP生產基地建設、產品研發等方面已初具規模。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也在會上表示,茅臺與修正此次強強聯合,以健康理念為指引,進一步推動多元發展的重大舉措,標志著茅臺在理性拓展、加快發展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競逐保健酒紅海 誰能分得“一杯羹”
白酒龍頭茅臺再度布局保健酒產業,令保健酒市場再度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實際上,保健酒行業盡管整體體量相較白酒、葡萄酒等酒種仍有差距,但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對健康理念的重視,以及消費升級所帶來的刺激作用,保健酒市場也成為了眾多酒企、藥企競逐的紅海。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以勁酒、海南椰島和致中和為代表的保健酒企業率先開始布局,并迅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其中海南椰島曾憑借禮品市場的先入優勢迅速擴大了市場規模,并于2002年一度在華東市場達到3.5億元的銷售峰值。但后期由于禮品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自身調整不足的海南椰島市場份額開始逐漸下降。
與此同時,憑借長期深耕保健酒領域的基礎,勁酒在營銷宣傳和生產品質方面的特點逐漸被市場所認可。以小瓶裝產品為突破口,勁酒在后期快速占據保健酒領先優勢,通過全國化市場的銷售路徑和餐飲渠道展開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勁牌公司實現銷售收入92.15億元,其中保健酒部分銷售額達72億元,新推出的大單品毛鋪苦蕎酒銷售額近16億元,勁酒在保健酒行業的龍頭地位不斷穩固。
而隨著保健酒消費不斷走向深化,更多的酒企也開始布局保健酒產業。包括茅臺白金酒、五糧液黃金酒、汾酒竹葉青、洋河微分子酒及張裕三鞭酒等產品陸續上市,保健酒也成為了更多一、二線酒企新的利潤增長點。
就在今年的全國糖酒會上,瀘州老窖、古井等一線白酒企業都推出保健酒新品。而保健酒本身,也逐漸從原有簡單的藥酒拓展到微分子等新的生產工藝上來。保健酒作為新的行業風口,引起了越來越多酒業廠商的重視和投入。
此外,部分醫藥企業也逐漸憑借自身在健康領域的產業優勢跨界入局保健酒。此前,包括廣州白云山、江中藥業、修正集團、同仁堂及廣譽遠等醫藥企業都曾針對保健酒品類進行開發。
2016年5月,青青稞酒全資子公司西藏天佑德青稞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勁牌公司旗下的毛鋪健康酒業、西藏天麥力健康品有限公司(股東為甘肅醫藥企業奇正實業集團)共同投資設立西藏納曲青稞酒業有限公司,便引發了行業對于“再造‘毛鋪苦蕎酒’式成功”的思考。
“做大蛋糕”
保健酒產業謀求健康發展
眾多企業紛紛涉足保健酒領域,保健酒市場也在不斷擴容中進行著調整。
數據顯示,2001年我國保健酒市場僅有8億元銷售規模,2005年達到45億元。2010以來,在整個酒業極度低迷時期,保健酒在居民理性消費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下,表現得一枝獨秀,由2010年的67.5億元,到2014年的229.9億元,增速明顯。
有觀點指出,當前社會老齡化、城鎮化趨勢明顯,快節奏生活和壓力所帶來的的亞健康狀態,都為保健酒在消費升級過程中的發展創造了更為快速的成長環境。在此背景下,眾多酒企紛紛涉足保健酒領域,力圖憑借自身在品牌、品質及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占據市場份額。
不過,入局者不斷增加,競爭不斷走向白熱化的保健酒行業,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據中信建投研報顯示,目前全國約有1500家以上的保健酒企業,保健酒品牌更多達4000余個。由于長期缺乏針對性的管理和規范,保健酒品種及產品魚龍混雜。近年來部分違規添加、標識的保健酒不斷出現,不僅威脅消費者身體健康,同時加劇了行業內低價競爭的混亂局面,對市場及消費群體的培育帶來了消極影響。
為了保健酒行業的良性發展,2013年,勁牌公司、五糧液保健酒公司、汾酒集團、海南椰島及致中和等全國9家保健酒生產企業共同成立了中國保健酒聯盟。聯盟成立的成立對于推動保健酒行業的標準制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標準的出臺和完善也提高了保健酒行業的準入門檻,逐步優化產業競爭結構。
此外,對于保健酒功能的辨識和定義也正在逐步明確。在剛剛結束的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上,有關白酒標準的修訂成為了工作重心之一。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也就目前“健康白酒”概念進行了深度剖析,并將眾多被認為是“健康白酒”的酒類產品重新劃歸為“添加了有效提取、提純活性物質”的露酒產品。
有機構觀點指出,隨著行業的逐步壯大,具備主流品牌、良好品質、規范化生產等特色的企業將率先突圍,并形成先發優勢。而隨著更多優質企業加入到保健酒行業當中,保健酒行業規范、理性的競爭格局也正不斷形成,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的保健酒產業而言,無疑將形成新的利好。(華夏酒報 王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