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食品飲料最大龍頭茅臺說起,觀察2010年9月、2012年9月、2017年3月的前十大流通股,大家可以明顯看出,茅臺股東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公募在茅臺中的話語權逐步減弱。
2010年六只公募基金進入前十大流通股
2012年兩只公募基金進入前十大流通股
2017年無公募基金進入前十大流通股
我們再進一步將前十大股東分類匯總解析,不難發現,大股東持股和保險持股基本維持穩定,除了股災中參與救市的國家隊新入外。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公募占比逐步下降的同時,外資占比穩步提升。進一步觀察2017年一季度外資7.52%的配比中,5.63%來源于滬港通的配置。
反觀家電雙霸美的和格力的這波持倉比例的上升,與茅臺不同的是,一方面,美的和格力的股權更加分散,以格力為例,產業資本股東(珠海格力+河北京海+董明珠)的持股比例為28%,遠低于茅臺大股東64%的持股比例。另一方面,深港通去年年底開通,外資使用深港通手段進入這兩只深市家電股的時間與內資時間上基本一致,而茅臺作為滬市股票早在2015年外資通過滬港通途徑已達到相對均衡配置。隨著深港通資金的流入,外資對家電雙霸占比正快速提升
因此,綜合來看,公募對于龍頭白馬的話語權在減弱,而與此同時外資在此類股票話語權增強,甚至有些個股占絕對優勢。
此輪龍頭白馬的上漲行情中最不能忽視的便是外資的行為,我們在3月16日報告《白馬長嘶囀,揮鞭奔鵬城!——從外資資金流向角度看本輪白馬消費投資的持續性》深刻把握住了此輪白馬行情的關鍵因素之一——深港通的資金持續流入及其流向的結構,根據合理的推演判斷出深市龍頭的行情延續的時間和空間,并在周報中持續推薦,按照報告發布時期的深港通買入金額作為權重,我們推出的組合(深港通凈流入前二十大)截止到5月17日的加權平均漲幅為13%,算數平均漲幅為7%,同期Wind全A的收益為-6.7%,取得非常顯著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興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