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是川酒發展歷史上首次承辦以低度酒為主題的大型論壇,旨在抓住白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消費升級大趨勢,破解白酒年輕化、國際化課題。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致辭表示,從國際國內消費大勢、產業演變規律、行業戰略布局等多個維度考量,當前大力發展低度優質白酒產業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五糧液將與行業同仁一道大力弘揚傳統與創新的結合,高度重視低度、時尚、健康的個性化需求,持續推進以工藝創新、酒體創新為核心的供給側結構性創新,來引領消費升級的新趨勢,開創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
宜賓市人民政府市長杜紫平簡要介紹了宜賓白酒產業發展。他表示,宜賓是中國白酒之都,以擁有世界名酒五糧液而聞名。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飲酒觀念發生了轉變,白酒低度化已成為時代發展趨勢。五糧液等白酒企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創新營銷模式,提升市場份額,有力地推動了白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四川省組織實施了《四川新生代酒品發展戰略》,先后舉辦了2016年川酒新品發布會,五糧液等新生代酒品專場品鑒會,搭建生產企業與消費終端市場對接,拓展新興消費市場,培育新興消費群體。”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新有在致辭時表示,川酒要主動適應市場競爭格局變化和消費需求升級,扎實推進四川白酒產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合作發展,促進產業做大做強。
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少雄表示,四川省白酒產業發展將以“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為契機,以中國白酒產業整體發展為戰略重心,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攜手推進跨區域、跨產業融合發展,加快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共同推動中國白酒產業升級發展。
“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關鍵時刻,中國酒業協會舉辦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意義重大,是白酒產業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錢桂敬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者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精神享受,理性、個性、多元的消費理念成為主流,低度白酒的廣泛普及為白酒產業發展開辟了新發展方向。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捷出席了高峰論壇并致辭。他表示2017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四川正在深入推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從川酒品牌、質量品牌、產品創新等八個方面提出川酒振興計劃,加快開發低度化、時尚化、新生態產品。持續推進新生代酒品發展戰略,推動傳統產品和新生代產品有機發展融合,力爭將食品、飲料打造成萬億級產業,實現四川白酒產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合作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論壇環節中,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宋書玉率先作主題演講。技術出身的他從“什么是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的發展”“重新認識低度白酒”三個話題娓娓道來,讓到場嘉賓對低度白酒有了全新的認識。他表示,優質低度白酒要樹立品質自信,優質低度白酒使用的是最好的基酒、最好的調味酒。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發表主題演講,在談及白酒國際化時,他表示中國白酒企業要走出去,成為一個真正的跨國大企業,應該從文化、標準、渠道和創新的角度多方考量,在世界格局當中要形成利益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這樣才能在世界白酒領域占領一席之地。一是要注重政策溝通;二是要注意文明的融合和對接;三是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的對接;四是與華人華僑對接;五是做好官、產、學三者結合的對接。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圍繞“低度白酒定位與挑戰、低度白酒品質密碼、優質低度白酒的品質特征”這三方面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在中國白酒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低度化是必然的趨勢,并且是中國白酒走向國際化的突破點和新契機。中國白酒包括五糧液,品牌的認可度很高,在國際化的生產方面應該突破傳統的思維,科學地定位低度白酒的產品風格,實現低度酒品質提升。
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杜小威、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張五九、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新虎、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宿義、全國著名白酒專家高月明、山東扳倒井集團副總裁張鋒國、河南張弓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孫西玉分別作了《低度汾酒的研發與創新》《對低度白酒的研究與認識》《關于低度白酒品質提升的思考》《低度白酒生產工藝》《中國低度白酒發展歷史回顧》《山東省低度白酒的發展》《為低度白酒正名》等專題演講。
活動現場,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釀酒大師趙東在作題為《簡述低度白酒的生產技術及風味形成——五糧液低度酒的釀造及研發》專題演講時表示,生產低度白酒并非人們想象的任何基酒加漿即成那樣簡單,某種程度上生產低度白酒的要求比生產高度白酒更苛刻。
趙東強調,釀造優質低度白酒首先需要具備優質的基酒。能做高度白酒的基酒不一定能做低度白酒,做低度白酒的基酒與做高度白酒的基酒相比要求更全面。其次低度白酒在除濁的同時要盡量保留風味物質,以及需要解決酸酯的總體協調和平衡,防止出現水味,這需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同時,低度白酒的勾調技術比高度白酒要求更嚴,所用調味酒的種類更多,品質更高。
據了解,作為國內最早啟動低度白酒研發的企業之一,五糧液始終堅守純糧釀造發酵的工藝等優勢,在低度白酒研發、生產、銷售上取得專業化、規?;?、系列化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初,五糧液、張弓酒等企業率先開始了低度白酒的研制。80年代中期,中央三部一委明確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的要求。為此,以五糧液為代表的酒廠加速了低度酒產品的開發步伐。1986年,“五糧液系列低度酒的開發”項目正式列入國家科委“星火計劃”,率先在國內開啟了低度白酒的規?;a和銷售。
在論壇對話環節中,著名作家、學者,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賈英華,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會長王國春,百川名品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光慶以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就“‘低度白酒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創新破局困境,怎樣跑贏變局?’‘如何通過對中國酒業內在商業動因的深度‘營造’,最終獲得市場層面的結構化‘消費認知’與創新性‘文化導向?’”圍繞“低度白酒的消費氛圍與趨勢”和“低度白酒的產業判斷與消費邏輯”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他們認為,現在喝低度酒是科學飲酒的一種非常正確的導引,目前大眾對低度酒有誤解,低度并不意味著低端。低度白酒的發展,既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產業發展的需要,這背后都是人文理念的演變在最終驅動商業未來的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作為行業龍頭、中國酒業大王,匯聚天時、地利、人和之勢,五糧液提前布局中國白酒的下一個“風口”:優質低度白酒——這代表著中國白酒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代表著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方向,代表著中國新生代白酒消費的方向,更代表著五糧液開啟“二次創業”、進軍千億集團的戰略視野。
活動現場,中國酒業協會牽頭聯合五糧液集團、電子科技大學、浪潮集團還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成立中國酒業大數據中心,旨在推進中國酒類行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促進中國酒業持續、健康發展。(佳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