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酒振興調研之三
波爾多成為世界葡萄酒著名產區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 熊玉亮
(2017年6月14日)
2017年6月12日上午,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南省豫酒振興領導小組組長劉滿倉在河南省商務廳召開豫酒產業轉型升級座談會時要求,要總結分析法國波爾多葡萄酒享譽世界的原因,為豫酒振興提供參考與借鑒,會后,河南省酒業協會立即組織協會有關同志查閱資料,電話、微信聯系國外協會、專業人士,于6月14日完成此篇分析報告,報送了劉滿倉副主任。我們認為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產區享譽世界對豫酒振興帶來諸多啟示。其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成為波爾多葡萄酒發展的巨大動力,政府給予波爾多葡萄酒產業很大的財政支持,以政府的名義推介法國葡萄酒。二、專業人干專業事兒。法國政府也許管不好葡萄酒,但法國政府把葡萄酒的管理、葡萄酒的發展規劃、政策制定等委托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行業優勢、技術優勢、信息優勢。三、嚴格的葡萄酒法律管理體系,從種植到采摘,從釀造到成品儲存,都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所以,豫酒振興離不開政府的主導,離不開行業協會的引導,更離不開法律體系的保障。
如果把葡萄酒比作世界酒類大家庭的“國王”,那么波爾多葡萄酒就是國王頭頂的“王冠”。經過數千年的積淀,波爾多葡萄酒才享譽世界。通過與在法華人的深入調研,從以下幾方面了解了法國葡萄酒為什么能夠享譽世界的大概。
一、法國政府千方百計助力波爾多葡萄酒
為宣傳推廣波爾多葡萄酒,法國政府可以說是千方百計。一方面,法國政府加大了對葡萄種植的支持力度,在葡萄園種植、購買生產設備和種植設備,國家給予20-50%的補貼,鼓勵更多的葡萄酒莊釀造優質的葡萄酒。
另一方面,法國政府在波爾多葡萄酒的推廣上下了大功夫,對法國葡萄酒外出其它國家參加國際性的展會或展覽,國家都要給予一定的機票、酒店和展位補貼;法國政府還以國家的名義,到世界各地舉辦法國葡萄酒的推介活動。尤其是在世界葡萄酒發展低迷期,法國政府更把葡萄酒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法國國際發展局將各地區的葡萄酒集合起來,抱團出擊,甚至法國總統等政要也為葡萄酒推介活動站臺、助威。2012年以來,法國僅以政府的名義,在中國北京連續三年舉辦大型的法國葡萄酒推介活動,所有費用均由法國政府負擔。
法國政府賦予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onseil Interprofessionnel du Vin de Bordeaux:CIVB)更多的行業管理職能,制定法國葡萄酒行業標準,行使法國葡萄酒國家管理職能,制定法國葡萄酒管理方面的法規,監督管理法國葡萄酒市場,表彰為法國葡萄酒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授予騎士勛章等榮譽。在法國,能夠加入行業協會是無限榮耀的事。因此,在法國,凡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葡萄酒莊,一定是葡萄酒協會的會員,他們擁有更多的自律自覺性。
據介紹,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協會,真正成為行業發展的龍頭和支柱,該協會創建于1948年,代表了波爾多葡萄酒行業三大家族:釀造者、經銷商和經紀人,致力于為其建立長期聯系,解決共同問題,制定葡萄酒行業的普遍規范與共同原則。協會在法國原產地葡萄酒行業委員會 (CNIV)的框架下共同協作,推動法國葡萄酒產業的快速、持續發展。
二、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是法國發展的催化劑
波爾多葡萄酒享譽世界,酒類行業協會被譽為法國葡萄酒發展的“融合劑”和“催化劑”。首先協調了當地無產階級農民和資本主義商人之間的矛盾,波爾多的農民和商人聯合發展,創立了波爾多酒商制度。波爾多的酒商制度是由酒莊、經紀人和酒商組成的,他們分工明確,酒莊通常負責種植和釀制,酒商負責酒的出口和貿易,而經紀人既熟悉產品又了解需求,在酒莊和酒商之間進行溝通,起到橋梁和緩沖作用。波爾多酒貿易的發展中,經紀人和酒商是關鍵所在,風靡全球的波爾多期酒,背后就有他們的推動。這種酒商制度在當時來說都是極具前瞻性的,其對波爾多葡萄酒的重要性甚至不亞于1855列級莊分級,極大地助推了波爾多的國際貿易。
并在上世紀70年代建立名莊酒期酒制度,進一步穩定了波爾多名莊酒價格,為酒莊回籠資金。
此外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還通過多種形式向全國和全世界推廣波爾多葡萄酒,比如通過廣告形式(宣傳畫,雜志和電視),在餐飲業和超市商店進行促銷以及媒體公關活動,提高波爾多葡萄酒的市場知名度和出口量。內部數據收集(銷售跟蹤數據)和其它數據收集(比如出口數據,葡萄收獲數據等等)。波爾多葡萄酒的專家學者們通過著書立文,開會討論和定期的研討會傳播這些豐富的信息。
難怪有說,沒有波爾多葡萄酒協會,就沒有法國葡萄酒的今天;沒有波爾多葡萄酒協會,就沒有法國葡萄酒在世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三、法國葡萄酒發展的歷史和宗教原因
葡萄酒發展至今已經有了8000年的歷史,從格魯吉亞傳播至古埃及再到古希臘有非常廣博的傳播途徑,其中一支甚至通過吐蕃在唐朝時期傳入中國。
酒最早的作用一般都和祭祀宗教有關,在西方文化中,宗教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坐擁大片的土地,由教會將土地租種給農民。在歐洲,葡萄酒有一個極致的名字——上帝的血液。因此教會非常崇尚種植葡萄并釀造葡萄酒。波爾多重要的知名酒莊都是與宗教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
四、繁榮的國際貿易推動法國葡萄酒的發展
波爾多很早就與貿易結下了不解之緣。波爾多城始建于加龍河岸邊,早在古羅馬時期,這里就成為將內陸葡萄酒銷往意大利的海運集散地。后來,當波爾多地區大面積栽種葡萄并成為葡萄酒的重要產地后,葡萄酒貿易繼續進行,并以海運對外銷售為主。
一個原因是國內銷售不堪重稅。在法國,高品質葡萄酒的消費者都是生活在巴黎和宮廷的王公貴族,而波爾多葡萄酒在運往巴黎的長途旅行中要經歷重重關卡,重復交稅。那些離巴黎較近的葡萄產地,如勃艮第或香檳省,那里出產的酒路途近,稅負低,價格便于接受。因此,波爾多葡萄酒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在17世紀,波爾多酒主要賣給荷蘭人和英國人。荷蘭人購買葡萄酒主要是為了轉手運往海外殖民地,這樣,波爾多酒被很快地在世界多個地方建立了貿易關系。對比中國白酒河南地區相較于四川、貴州等產區也同樣有著巨大的國際化區位優勢,非常有利于國際化傳播。
五、規范葡萄酒市場秩序獲得消費者認可
法國葡萄酒產區幾千年前就形成了。古羅馬人把葡萄藤帶入波爾多,大約公元1世紀時葡萄樹遍布整個羅納河谷,2世紀時葡萄樹遍布整個勃艮第和波爾多,到3世紀時已擴張到盧瓦爾河谷,最后在4世紀時出現在香檳區和摩澤爾河谷。世界上其他地區像現在的格魯吉亞,也很早有葡萄的種植和釀造,但這些地區其實無法稱之為 “產區”,只是像農民種小麥一樣,方便在哪種就在哪種一些。而波爾多這些地區,是成規?;?,片區化的,這為日后波爾多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波爾多葡萄酒能有今天的發展與其嚴格的分級制度分不開的。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侖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于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并對波爾多酒莊進行分級。將所有酒莊分為5級。由此奠定了法國列級名莊的基礎,而從1855年至今很少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