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養生功效,是不少面向終端的酒類經銷商愛用的宣傳賣點,特別是在針對剛入門的消費者時。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做會承擔違法風險!
1、武漢一公司因宣傳葡萄酒養生功能被罰10萬
據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9月4日發布的《省工商局曝光八起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件》中披露:武漢家德福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1—3月,當事人通過電視臺健康欄目推介銷售某款紅酒,宣稱“紅酒泡洋蔥每天喝上25-50毫升”可明顯改善高血脂、高膽固、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以及腦血栓、言語不清、口眼傾斜等中風偏癱后遺癥,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2017年6月,工商部門依法責令其停止發布違法廣告,處以10萬元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2、律師:亂用葡萄酒養生作賣點可能涉虛假廣告
然而,不少葡萄酒經銷商都在這樣做。當筆者在“淘寶”上輸入“葡萄酒+養生”進行搜索,發現有不少商家打著養生、保健的概念在賣酒。WBO曾看過不少跟葡萄酒有關、抑或葡萄酒公司發布的推廣文案,也都愛講葡萄酒如何養生。
對此,北京君澤君(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春祥指出:食品、飲料與保健食品和藥物是兩種不同品類的產品。酒商在廣告宣傳活動中不要越界,否則有可能涉嫌虛假廣告。食品飲料的標簽和保健品的標簽也明顯不同,不能混同。對于藥食同源類型的食品和飲料,在宣傳其功能時,穩妥的辦法是采用官方或者有科學依據的典籍加以佐證。
葡萄酒養生概念無疑是把雙刃劍,它有可能成為酒商的引流利器,也會因為違反廣告法,讓酒商賠了夫人又折兵。
3、葡萄酒打養生概念要注意4點
“我平時在給經銷商做培訓時,一般不太建議去做葡萄酒養生功效的推薦。有的老人可能覺得喝葡萄酒是養生的,但事實上養生和紅葡萄酒是有差別的。尤其這兩年國家在廣告法越來越嚴格,對非藥類的食品飲料的健康功效過分夸大,而這個度是很難去把握的。”品酒匯市場總監常亞楠告訴WBO。
如果真要用這一概念進行宣傳,常亞楠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實事求是,從葡萄酒本身所含物質來講,以及這些物質具有什么功能。
2、不要把它跟治療疾病去做直白的嫁接,要用一些婉轉的詞匯,比如有助于、有利于。
3、做這方面的傳播推廣,我建議去找一些權威機構發布過的葡萄酒對健康的文章,直接做一個引用。這樣一旦被問及,可以擺出處、講論據,把風險規避至最低。
4、一些沒有經過權威性論證的偏方,建議不要用于宣傳,這樣很容易被抓到把柄。
4、應該葡萄酒和養生分開講
經營多年葡萄酒的酒商陳如興也建議把葡萄酒物質與物質的養生功效分開來講。
“在我給經銷商做培訓時,我會建議他們單講葡萄酒擁有一些成分。然后再介紹這些成分有哪些健康功效,做一些科普總沒問題!”他分析。
陳如興認為:這些物質對人體帶來的養生功效,跟劑量、頻次有很大關系。這些專業知識我們也不懂。因此究竟什么時間喝?喝多少為宜?我們也不必去提,點到為止。
5葡萄酒教育人士:別再給葡萄酒加料了!
而對于這則新聞,資深葡萄酒教育人士田曉明則表示很心酸!
田曉明指出:葡萄酒在中國已發展了這么久,各種宣傳推廣、各種學習人們也在天天做。當我看見這些和葡萄酒相關的宣傳,銷售從業者的自我學習力讓我失望!
“葡萄酒的第一層功能就是一個酒精飲料,大家只需要打開飲用就可以了,可是在很多普通葡萄酒宣傳上總是看到各種“美化”、“神化”,恰恰是這些宣傳誤導了葡萄酒的基本功能,使消費者更加迷惑,望而卻步。我們還是讓消費者輕松的喝點葡萄酒吧!不要再給葡萄酒加東西了!”他稱。(葡萄酒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