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按香型分類,主要有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等香型,目前濃香型白酒約占全部白酒市場份額的70%。其中濃香型白酒有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今世緣等著名品牌,醬香型白酒有茅臺酒、郎酒等著名品牌,清香型白酒主要有汾酒、寶豐等品牌。白酒在我國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飲品。
目前,我國人均白酒消費量為8.57升,隨著國民財富的增長和消費升級,人們對優質白酒消費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數年我國由大眾消費升級引領的白酒市場仍存在增長空間。
白酒行業發展階段白酒作為世界主要蒸餾酒品種之一,也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酒種。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中,白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釀酒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要的行業之一。
白酒發展歷程
(1)起步階段(1949 年至 1978 年)
從 1949 年到 1978 年文革結束,是白酒產業發展初期。這段時間,因白酒的稅收占國家稅收的比例相當大,白酒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國家領導人對傳統白酒的發展十分重視。行業發展在這個期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白酒的技術改造取得許多突破性的工作,茅臺試點、汾酒試點、周口試點等項目的開展,為白酒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國之初,我國白酒的產量僅為 10.8 萬千升。建國之后,國家開始重視傳統食品以及白酒釀造的發展。隨著國民經濟日益走上正軌,我國的白酒行業也得到了恢復性的發展。到“文革”后的 1978 年,我國白酒產量已達 143.74 萬千升,比建國之初增長近 15 倍。
(2)發展階段(1980 年至 1996 年)
隨著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體制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這期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使得農業包產到戶,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的發展,糧食產量大大提高,為釀酒奠定了原料基礎。同時,釀酒行業的門檻較低,生產被逐步放開,白酒產業得到快速的發展。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白酒產量的持續增長,“七五”期間白酒產量增長了 52%,“八五”期間增長了 50.6%。至 1996 年,我國白酒產量達到了 801.3 萬千升,約為建國初期的 80 倍,創歷史最高水平。
(3)調整發展階段(1997 年至 2004 年)
在白酒行業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也出現了過度競爭和無序發展等不良問題。進入“九五”以后,為了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總體要求,并提高白酒行業的投入產出比和綜合經濟效益,國家對白酒行業制定了以調控總量為基礎的產業政策和新的稅收政策,對白酒的行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宏觀調控。同時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和通貨緊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白酒行業產量逐步下降。至 2004 年,白酒行業產量下降到了 303 萬千升,比 1996 年歷史最高點下降了 62%。
(4)快速增長階段(2005 年至 2012 年)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在社會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我國白酒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改善落后的生產水平和管理機制,深化調整結構,行業逐步走出低谷。自 2005 年以來,白酒行業迎來了一輪持續高速的增長期,行業整體經濟運行質量好。尤其在消費理念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中、高端白酒更是取得了快速發展,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局面。至 2012 年全國白酒行業產量達到(5)調整階段(2013 年至今)
2013 年隨著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環境變化,國家政策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厲行節約,限制了高端白酒消費需求,超高端、高端白酒銷售下挫,行業增長放緩,2013 年全國白酒行業產量達到了 1,226.2 萬千升,同比增長 6.33%,增1,153.16 萬千升,比 2004 年增長380.58%。速回落達到 6.11 個百分點。2014 年全國白酒行業產量達到了 1,257.13 萬千升,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但同比增長僅為 2.52%,部分白酒企業經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整個行業進入調整期。
白酒產業鏈
白酒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是包裝材料行業、糧食種植業、白酒生產設備供應行業等;包裝材料包括酒瓶、紙箱、紙盒、瓶蓋、酒標等;基酒包括鳳香型基酒、醬香型和濃香型等調味基酒;原糧包括高粱、大麥、豌豆、稻皮、碎米、小麥等。下游銷售渠道主要為:經銷商、超市、商場、酒店、電商平臺。
白酒知名品牌
五糧液
五糧液是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1997年8月19日成立于四川省宜賓市,主要生產大曲濃香型白酒。五糧液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5種糧食發酵釀制而成,在中國濃香型酒中獨樹一幟。宋代宜賓姚氏家族私坊釀制,采用大豆、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的“姚子雪曲”是五糧液最成熟的雛形。公元1368年,宜賓人陳氏繼承了姚氏產業,總結出陳氏秘方,時稱“雜糧酒”,后由晚清舉人楊惠泉改名為“五糧液”?,F在五糧液由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釀制。2013年五糧液品牌價值被《食品界月刊》評估達692億元。五糧液是中國最高檔白酒之一,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2017年上半年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156.21億元,同比增長17.85%;凈利潤為49.72億元,同比增長27.907%。
茅臺
茅臺酒獨產于中國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1] “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國的國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公布,茅臺名列第64位。茅臺是中國最高檔白酒之一,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2017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營收241.90億元,同比增長33.11%。凈利潤112.51億元,同比增長27.8%。
瀘州老窖
瀘州老窖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斗”,中國大型白酒上市公司。其1573國寶窖池群1996年成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釀制技藝2006年又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稱“雙國寶單位”,旗下產品國窖1573被譽為“活文物釀造”、“中國白酒鑒賞標準級酒品”。2017上半年,瀘州老窖營收51.16億元,同比增長19.83%。凈利潤14.67億元,同比增長31.9%。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文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們所認同和推崇。而中國白酒作為傳統的民族產業,其蒸餾技術和釀造方法在世界蒸餾酒中具備了獨特的地位,它的釀造技藝是我國獨有的且流傳了上千年的文化遺產。在全球化不斷推進和我國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作為我國特產之一的白酒,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人民了解和接受。(中商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