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永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新上線的茅臺云商是茅臺集團為實施互聯網+和大數據戰略,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而打造的線上線下撮合交易平臺。目前該平臺已經累計產生超過40億的銷售額,擁有25萬會員。
事實上,茅臺自建的云商平臺早在2015年就已經啟動,不過當時所具備的功能更多是補充線下銷售渠道,而且參與這一平臺的經銷商規模僅有600多家。此次全新上線的茅臺云商則是要實現將全國2800多家茅臺經銷商逐步納入其中。目前,已經完成1800多家經銷商的入駐。
第一財經獲悉,茅臺公司為實現對傳統經銷商渠道的變革,早在今年8月中旬,就明確要求所有經銷商必須把53度飛天茅臺剩余計劃量的30%放到茅臺商城上銷售,令網上渠道的銷售份額至少占到三分之一,并表示此舉是為提高經銷商穩價銷售的透明度,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此舉不禁讓人想起2013年茅臺大面積開設專賣店時,其阻力與當下不相伯仲。傳統的經銷商需要花費額外的財力、人力去改造現有的銷售渠道,很多經銷商甚至擔心自己成為被革命的對象,成為去中間化的標的。
“當時的專賣店同樣是新生事物,很多經銷商也不理解,覺得投入太大,沒有信心去做,我們當時也是一家家去做工作。”聶永向第一財經回憶說,“有些經銷商不理解,習慣傳統的渠道,觀念需要引導。不過,事實證明,茅臺的專賣店體系不但提升了其自身的營銷能力,同時也為白酒企業開設專賣店樹立了行業樣本,帶動了白酒行業專賣店風潮。
此次茅臺云商的上線也被內部看成是茅臺營銷理念變革的產物。
圖為天貓上從“9月9日茅臺超品日”截至記者發稿的銷售數據
“雖然茅臺酒的消費者結構轉型已基本成功,實現了公務消費向大眾消費的轉變,但營銷模式尚未進行有效的升級,還在依賴于傳統營銷手段、方式和思維,對新理念、新技術的應用尚不廣泛,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尚不深入,對消費者畫像的勾勒尚不清晰,對消費者購買心理的分析尚不精準,營銷政策制定和實施滯后、被動的情況依然存在,市場管理和營銷服務亟待轉型和升級。正是這樣的背景下,茅臺云商平臺應運用而生。”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茅臺酒銷售公司董事長王崇琳表示。
“茅臺云商平臺其實就是以價格立標桿,不僅僅是作為銷售平臺面向終端,也是對經銷商進行管理的平臺。”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第一財經分析說,“未來大數據資源和差異化是企業發展的優勢所在,如果需要打造‘大茅臺’,數據化對其未來其他品類或產業的布局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