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呂梁市人民政府、汾陽市人民政府、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呂梁市白酒協會聯合指導,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國清香白酒復興戰略領袖峰會”在山西太原舉行。
中國歷史文化名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元勛閻崇年,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中國白酒界泰斗、國家級特殊貢獻專家、中國白酒專家組原組長梁邦昌,中共汾陽市委書記武躍飛,汾陽市市長吳曉東,汾陽市人大主任白小勤,汾陽市政協主席姚翠萍,江南大學生物工程系黨委書記黃壯霞,山西省釀酒工業協會會長趙嚴虎,山西省釀酒工業協會副會長樊文毅,汾酒、牛欄山、紅星、汾陽王、衡水老白干、寶豐等清香白酒企業高層,以及來自全國各地超過500名經銷商齊聚一堂,在中國清香白酒復興戰略領袖峰會上共同探討清香白酒如何“守正”,如何“維新”等話題。河南瑞城國際傳媒集團董事長王永祥受邀參加此次峰會。
中國酒業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率先致辭。他認為具有清香純正、醇甜柔和口感清香型白酒面臨眾多機會點,無論是對接新生代消費群體還是國際化推廣方面都極具優勢。為此,他建議,清香型白酒一方面要研發更多符合消費者口感的產品,一方面要加大對市場的培育和引導,另一方面還要運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新傳播推廣方式。
中國酒業流通協會會長 王新國
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優質白酒在2017年呈現出很好的發展勢頭,隨著消費升級,隨著酒業的發展進入新常態,隨著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中國白酒如何應對洋酒和葡萄酒的沖擊,是中國酒業應該思考的問題。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宋書玉
為此,宋書玉在會上給中國酒業以及清香型白酒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中國白酒產業,要堅守傳統,堅守匠心品質;二、未來白酒發展需要共享,競合與合作;第三、創新消費文化。
汾陽市市長吳曉東向各位參會嘉賓介紹了汾陽白酒產業發展現狀。他談到,作為清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地,汾陽白酒產業稅收達到4500萬元,白酒產業在全市工業總產值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此汾陽政府也將重點關注白酒行業的發展,支持本地白酒企業做大做強。他特別提到汾陽王酒業近來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卓越貢獻。
現場,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再武表示,我們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酒類消費多極化深度發展,傳統香型白酒與新興風格白酒既相互競爭也相互融合;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世界:國際化浪潮與本土化崛起,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文化卻仍然將中國推向了國際舞臺的中央;我們又一次站到了風口下的路口:傳統消費群體與新興消費群體的分界,傳統酒民與新興消費酒民側然不同的嗜好、習慣、價值觀帶來了我們“向左”或“向右”的戰略選擇。我們應做圓夢史績的擔當者、做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做和諧發展的守護者、做品類復興的引領者。
新食品雜志社社長、九石機構執行總裁向寧以貴州白酒產區為例,講述了白酒企業抱團的影響。他表示,此次活動主辦方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讓現場各位聚在一起,顯示了清香型白酒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向寧強調,未來清香型酒確實向其他的酒學習,需要清香型白酒用實際行動,把清香型白酒帶向更大的市場。
清香白酒復興啟動儀式舉行
現場文化名人、清香型白酒企業代表、行業協會代表等共同簽署了清香白酒復興宣言,為重拾清香白酒榮耀代言。
中國白酒泰斗梁邦昌
在會上,中國白酒泰斗梁邦昌發表了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現在談清香型白酒復興,不是清香型白酒不好喝,品牌不好,而是清香型白酒的發展滯后于其他香型。梁邦昌強調,清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三大香型中最大的香型,以前中國白酒由清香型白酒占據了大部分市場,清香型白酒是非常有底蘊的。
在談到如何復興清香型酒,梁邦昌強調要把復興作為歷史使命來講,應該從戰略的高度,高度的重視。復興清香型白酒如何入手,梁邦昌提到“4大力”即:文化的推力、 健康的助力、消費者定力、青年的活力。
央視《百家講壇》開壇元勛閻崇年以《中國文化與白酒精神》為題作了主題演。一度讓現場嘉賓沉浸在汾陽王郭子儀的那段秘史之中。除了唐文化和汾陽王郭子儀的故事外,閻崇年還高度評價了“中國清香白酒復興戰略領袖峰會”:“這一峰會應當是中國清香型白酒文化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將推動中國清香型白酒邁上一個新的發展臺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再回過頭來今天這個會議,一定會感到更親切、更溫暖、也更高興。”
據了解,山西汾陽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位于中國山西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這里是馳名中外的汾酒產地,人文歷史悠久,釀酒條件得天獨厚,公司主導產品為清香型大曲酒的生產、成裝、銷售,擁有年產萬噸清香型白酒的生產基地、原酒貯存基地、成品酒灌裝生產基地,公司的綜合實力居中國清香型白酒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