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關鍵詞:漲
借消費升級紅利業績提升
在2017年胡潤品牌排行榜(酒類篇)顯示,“茅五洋”依然是酒類前三強,其中,茅臺以1900億元的品牌價值傲居首位,漲幅高達124%,與五糧液、洋河拉開不小的差距。除了茅臺,瀘州老窖、汾酒的漲幅也超過了100%,分別為124%、137%。
值得關注的是,次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首次入榜。2017年,水井坊表現搶眼,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71億元,同比增長85.18%;實現凈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63.22%。在2017年3月和11月,水井坊分別推出典藏和菁翠兩款新品,菁翠定位超高端,定價1699元,對標茅臺。水井坊還上調了核心產品的價格,每瓶漲價20-40元。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漲”成了白酒行業的關鍵詞。12月份,白酒企業更是密集提價,洋河、劍南春、沱牌舍得、酒鬼酒等上演提價接力賽。12月28日,5年多未提價的茅臺發布公告稱,將于今年上調茅臺酒產品價格,平均上調幅度18%左右。
提價的背后,是多家酒企業績的提升。記者觀察到,從2012年下半年到2016年,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業績下滑成常態。到了2017年,酒企經歷了深度調整并借著消費升級的紅利,白酒行業逐漸回暖。華商基金研究員高大亮認為,一線白酒提價,顯示了企業對于白酒行業景氣度有著充分的信心,也給予了市場很強的價格信心。同時,一線白酒提價,打開了二線白酒的價格空間,對于二線白酒是利好因素。
2018怎么走?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新快報記者表示,2018年白酒行業的分化會越來越厲害,預計并購、收購、聯營會加劇。
白酒專家蔡學飛認為,2018年整個酒水板塊消費升級趨勢將繼續加強,消費品牌化與多元化持續進行?;诨ヂ摼W、新零售等概念的延伸,酒水呈現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趨勢。“大單品戰略將會是未來酒企走向成功的重要路徑,而資本化將進一步催生整個行業上市與混改加速。”
啤酒
關鍵詞:年輕
發力中高端業績回暖
登榜前十二強的啤酒品牌有四個――青島啤酒、雪花啤酒、哈爾濱啤酒和燕京啤酒。
2017年對于啤酒行業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4年7月起,國產啤酒的產銷量連續25個月下滑,國內啤酒企業業績普遍下滑。2017年上半年,這一情況得到扭轉。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數據顯示,2017年1-9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3714.5萬千升,同比增長0.5%。不少啤酒企業業績回暖。榜單中啤酒第一名的青島啤酒在2017年的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51%至233.85億元人民幣,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相比去年前三季度增長1.6%至18.69億元人民幣。各大啤酒企業將業績的增長歸因于發力于中高端的、啤酒品類的成功調整。
不過,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數據還顯示,2017年1-11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4175.4萬千升,同比下滑0.1%。有業內人士指出,啤酒的市場總量在縮水,因為很多年輕人都不喝啤酒了,改喝白酒、紅酒。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啤酒行業集中度及盈利能力分析》,2012年起,啤酒主要消費人群(20歲-50歲)占總人口的比例在逐漸減少。
于是乎,各大啤酒企業紛紛走起了年輕路線,在產品研發、包裝、推廣等方面“討好”年輕消費群。雪花啤酒推出概念系列新品,并與選秀歌手毛不易合作制造營銷話題;珠江啤酒與阿里巴巴牽手;哈爾濱啤酒聯手美拍“M計劃”上的80位優質原創短達人,一起傳播無聊里的正能量。
2018怎么走?
朱丹蓬認為,2018年啤酒行業應該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整個產業結構已經非常集中。明年的看點是青島啤酒,經過復星的注資后,如何把青島啤酒做大做強是關鍵。
葡萄酒
關鍵詞:搶
產量繼續下降生存舉步維艱
登榜的葡萄酒品牌只有張裕,這也是國產葡萄酒第一品牌。與白酒、啤酒相比,國產紅酒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較小。蔡學飛指出,國產葡萄酒品牌較單一,沒有跟上消費升級而及時走品牌高端化戰略,加上進口葡萄酒的“搶食”,導致國產葡萄酒生存維艱。
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公布的數據,2016年中國葡萄酒消費量初步統計為17.2億升,較2015年增長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但國產紅酒市場份額卻在不斷萎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6年,全國葡萄酒產量連續四年下降,2017年仍未得到改善。2017年前9個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73.2萬千升,同比下跌10.3%。
張裕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為8.16億元,同比下滑1.04%。從2011年至2016年,張裕的凈利潤已從19.07億元下滑至9.82億元。國產葡萄酒老二長城葡萄酒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長城葡萄酒母公司中國食品的國內葡萄酒業務已連續30個月虧損。
面對壓力,張裕一方面調整產品結構,通過中低端產品覆蓋不同層次的消費群。張裕推出新品“葡小萄”和升級產品“醉詩仙”。“葡小萄”是低度入門級葡萄酒,適合女性消費者和“新手”,“醉詩仙”是當年釀造、當年裝瓶的即飲型新鮮紅酒。另一方便,張裕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前不久宣布解百納第九代新品上市開售,并強調“性價比極具國際競爭力”。
長城葡萄酒則選擇“斷臂求生”。2017年11月,國產葡萄酒長城全面梳理長城葡萄酒產品線、淘汰低效無效產品,全面梳理長城桑干酒莊產品線優化結構。
2018怎么走?
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表示,葡萄酒正在成長為一個大群體、大容量、高增長、高盈利的品類,不遠的幾年內將是千億級的產業。在朱丹蓬看來,2018年中國葡萄酒行業還是會呈現外進內退的發展趨勢,外資葡萄酒還會加大對中國葡萄酒市場的蠶食,中國內資葡萄酒可謂節節敗退。中糧組織架構的變革,張裕布局海外、王朝葡萄酒的落寞等,已經揭示了中國內資葡萄酒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這些都會引發行業微妙的變化。
挖酒網創始人、CEO 李猛認為,2018年進口酒將有更多類型在中國市場有表現機會,看好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的份額增量。中低端國產酒壓力更大,品牌市場化和品質國際化的產品更容易擴張。(新快報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