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還是低度的好
“不喝不喝又喝了,不行不行又多了,回家回家挨罵了,早晨起來后悔了,晚上有酒又去了……”酒圈里,這個段子由來已久,反映著愛酒之人的無奈與困惑,因為無法拒絕酒的魅力,內心承受著一半興奮一半煎熬。
到了年底,飯局越來越多,到底喝什么酒更健康,怎么喝最合理?12月22日,在商丘舉辦的“紀念中國低度白酒40周年高峰論壇”,給出了一個讓消費者較為滿意的答案。
事件
立雕像紀念
中國低度白酒創始人
郭宗武
12月22日上午,中國低度白酒創始人郭宗武先生的雕像揭幕儀式在商丘舉行,白酒行業老前輩、營銷專家及酒界大商準時出席活動,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大家對郭宗武先生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下午,一場以“轉型、創新、突破”為主題的“紀念中國低度白酒40周年高峰論壇”召開,思想碰撞、觀點云集,嘉賓們對中國低度白酒的現狀和未來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白酒界泰斗沈怡方、梁邦昌,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白酒分會秘書長宋書玉,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副秘書長甘權,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寧陵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翟登杰,張弓酒業總經理魏經仁,河南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天志,河南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軍,河南張弓老酒酒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孫西玉等人出席活動。
回憶
白酒界泰斗沈怡方追憶老朋友
“上午我們到廠子去了,參加了銅像的揭幕典禮,同時對張弓酒做了一些質量品鑒。作為行業的一名老兵,張弓酒的低度酒發展,我是見證人之一。從我們全行業來講,低度酒的創始人在張弓。郭宗武先生和我也是老朋友了……”白酒界泰斗沈怡方平穩的語速背后,寫滿了對老朋友郭宗武先生的追思。
時任張弓酒廠廠長的郭宗武潛心研究低度白酒,在1974年冬天利用自然冷凍研制成功中國第一瓶低度白酒——38度張弓酒,填補了我國低度白酒的生產空白。目前,低度白酒已占市場份額的80%以上,成為中國白酒市場生產消費主流,張弓酒業也被行業公認為低度白酒鼻祖。
“他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不斷實踐,不斷創新,開創了白酒行業低度酒。無論是質量、技術還是產品數量的飆升,他都對白酒行業起到了重大作用。”
沈怡方介紹說,這樣一項創新和創造發明是很不簡單的,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這個發明非同凡響。自低度白酒開創以來,成為到目前為止在全國較為風行的一個品種,一上酒桌,大家首選低度白酒,現在52度白酒已經變成高度白酒了。
特點
酒體綿柔清爽,商丘低度酒氛圍更佳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低度酒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今后一段時間也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國家提倡、消費者樂于接受、酒廠愿意生產,而且生產低度酒的技術水平比初期也有了較大的提高。”沈怡方分析說,現在喝低度酒很爽,這個產品低而不淡,既保證了白酒的香型,又有柔和的適口性。近幾年消費者更加追求酒體的綿柔清爽,洋河就打造出綿柔型,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綿柔的第一個技術條件,沈怡方認為就是把酒精度降低,成為低度白酒,這樣刺激性就下降了。“高度酒火辣辣的,你把酒度一下降,就變成綿柔了。當然綿柔也不是那么簡單,這里面有好多技術含量的問題。”
但并非所有區域的消費群體都會被低度酒所吸引,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舉例說,在南陽地區,低于50度的酒鮮有人喝,低度酒也不好賣,但在商丘地區,喝低度酒已經形成氛圍,所以最好開發出有個性的產品,來迎合不同地區的不同消費者。
分析
喝酒不過量,優選健康、低度白酒
對于喝白酒究竟有什么用、怎么喝酒健康等問題,白酒界泰斗梁邦昌認為,適量喝兩杯酒,對身體確實有益。在科研探索方面,一位生命信息科學學者的研究對他很有啟發。
“這位學者研究的題目是:不同飲酒量條件下,白酒對人體影響的數據化分析。他把人體的主要功能列成264項指標,觀察飲酒之后,各項指標的變化。目前已初步證明,在正確的方式下,適量飲酒,264項指標中的大部分都是向有益方向變化的。”也就是說,適量喝酒,對身體確實是有益的,當然過量就相反了。
同時,該學者還通過物理的處理辦法,研究如何讓你在喝到八兩或一斤的情況下,這些指標還保持穩定。“若該研究技術得以深化和成功的話,對消費者和白酒廠商來說,是一個新的出路、新的突破點。”然而,在研究結果出來之前,消費者仍需切記,喝酒不過量,優選健康、低度白酒。
在酒企如何利用好、生產好低度白酒的問題上,梁邦昌通過兩個例子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10年前茅臺酒提出了‘喝茅臺酒喝出健康來’這句話,幫助茅臺酒走上了飛躍發展的通道。四川豐谷酒三年前經過研究提出‘低醉酒度’,當年銷售額凈增了三四億元。這兩個例子都是健康飲酒、飲酒健康的成功范例。”(河南商報 徐小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