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采訪的這段時間,《華夏酒報》記者深深地感受到,豫酒轉型發展的濃厚氛圍,尤其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豫酒振興的重視和期待,讓其他地區的酒業同仁們羨慕不已,然而,記者也不止一次和業內人士探討,豫酒振興究竟需要在哪些地方破局呢?
為此,《華夏酒報》記者繼續對業內人士及河南各地的酒企進行了采訪。
多輪驅動,破解專注難題
4月21日,作為河南老鄉,曾長期為豫酒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的北京正一堂營銷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白酒業經歷深度調整期后的這兩年,無論是規模還是產品結構,豫酒距離兄弟省份“越來越遠”,“豫酒振興”對于河南酒企而言緊迫感更強。
楊光表示,豫酒振興究竟缺什么,政府到底該如何支持,豫酒振興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作為已經與河南仰韶彩陶坊合作5年之久的戰略咨詢公司認為,豫酒企業在專注上需要破局。
在河南采訪時,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認為,豫酒企業發展太慢的最大障礙就是一把手缺乏專注度。
研究豫酒諸多企業不難發現,很多豫酒企業老板多是多元化投資,白酒企業只是他們所投資的諸多項目之一,從客觀上造成了投資人對白酒企業的戰略運營嚴重缺乏關注度,即使被河南省政府表彰的部分河南“五朵金花”“四朵銀花”企業,做酒大多也是“兼職”的。
《華夏酒報》記者曾在豫東M縣采訪,這里生產的葡萄酒全國聞名,原來的老板是浙江某地的建筑企業老板,由于浙江建筑行業不景氣,就從剛剛起步的葡萄酒廠抽取資金,導致葡萄酒廠資金鏈斷裂,不得不再度將該葡萄酒企業轉讓他人。
一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導致豫酒企業生產經營不能夠專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體制原因。部分企業國有產權改革不徹底,企業發展戰略意愿動力不足,還有部分企業和國有產權只是租賃關系,母公司只是經營“別人家的孩子”,不愿對品牌、品質、設備等做長期和持續投入,得過且過的思想影響了企業的長期發展。近來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張弓租賃問題,也是豫酒發展的一個縮影。
業內人士分析說,在酒業發展的上一個黃金十年里,一二線白酒企業都在大力實施跨越發展,而豫酒企業都是在忙于企業改制,再加上杜康品牌之戰,導致豫酒企業錯過了黃金十年的大好時光;如今,中國酒業經過調整期后,馬太效應更加突出,對于豫酒來說,這個機遇生死攸關。
二是企業雖然產權清晰,可是母公司經營重點沒有聚焦酒業,存在行業形勢好時轉讓的戰略投機心理。坊聞某大型豫酒企業,就曾多次有轉讓的打算。
三是企業老板的認識不專注。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由于企業一把手對酒業的持續專注度不夠,造成投資人在品牌、品質、組織、渠道的持續投入不夠,對管理、模式、戰略研究缺乏專注度。今年2月下旬,《華夏酒報》記者在豫北采訪當地一家白酒企業時,企業董事長告訴記者,他的主要業務是房地產,白酒只要能夠滿足系統企業消費就行了,其它的銷售就是順勢而為。
熊玉亮認為,豫酒企業的最大問題其實就是老板的問題,老板專注度的提升是豫酒振興的最根本內因。
的確,豫酒要振興,解決酒企老板專注度不足的問題是首要任務。在河南采訪中,記者也深刻地感受到,目前發展比較好的豫酒企業,無論是企業,還是老板,對白酒發展的專注度可見一斑。
一些業內人士也建議,豫酒企業要在體制上進行破解,盡快解決豫酒產權問題,讓企業愿意大膽投入;政府部門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發揮市場經濟的政府功能,彌補市場缺陷,盡快推動豫酒產業的快速、持續發展。
注重質量,破解品質困局
談到產品品質,幾乎每個豫酒企業的老板都說,自己的產品品質沒有任何問題,但記者在采訪時聽到最多的,是消費者反映豫酒產品不穩定;經銷商們反映最多的,也是消費者對品質有看法。
記者在對河南的調查中也看到這幾年豫酒品質的確有很大的提高。
在201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大賽中,中國白酒有8個榮獲大金獎,河南百泉春翰林酒名列其中,在這幾年,豫酒榮獲了兩個大金獎,十多個金獎,這在其它省份是沒有的。
2017年11月中國酒業協會在上海舉辦的白酒盲評大賽中,宋河兩款產品榮獲價格帶產品前四名,受到整個行業的矚目。
業內人士認為,豫酒中高端酒品質產能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制約豫酒振興的“戰略缺口”。豫酒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風靡全國,最近20年,豫酒之所以在全國白酒復興的大潮中落伍,除了品牌、模式和意識層面,最重要的是豫酒對品質的戰略性投入嚴重不足。
楊光認為,研究豫酒企業不難發現,河南酒企之所以發展慢、規模小、結構低,與河南酒企業沒有趕上黃金十年結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有很大關系。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最近20年,中國白酒規模增長超過10多倍,結構也從原來所謂的30元~80元的大眾線,升級到現在的100元~500元之間,這就給豫酒提出了戰略新課題,當消費升級后,豫酒企業如何滿足河南中高端消費者新商務消費的新品質需求,這是每個豫酒企業老板應該認真思考的。當名酒企業都在大規模的對設備、技術、基地進行戰略性投入,提出品質革命時,豫酒在品質投入上需要加大研發和基礎投資,需要為品質缺口戰略性補課。
豫酒企業在“豫酒振興”戰略指導下,已經開始開啟“新品質戰略”:杜康原有產能不足3萬噸,在新一輪發展中,當地政府投資10個項目共計198.4億,打造亞洲最大地下酒窖,使原酒儲存能力達到8萬噸,優質存儲量達到1.5萬噸。仰韶酒業除了建好南樂釀酒基地外,還加快了西廠區10000千升單體釀酒車間及配套工程的建設步伐。
楊光強調,只有更多的豫酒企業進一步重視對品質的持續投入,豫酒才能解決中高端品質感不足的戰略性缺口,為豫酒振興提供最基礎的保障。
許多業內人士也強調,沒有品質支撐,豫酒振興只能永遠停留在口號上。(華夏酒報 岳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