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三公”高端酒銷量跌60%
酒鬼酒斷臂求生守湖南
距離白酒業塑化劑事件已經有一年半,這個被看成是白酒行業結束黃金十年、進入拐點的標志性事件,首先從酒鬼酒[3.84% 資金 研報]公司率先爆發,并一度將酒鬼酒推向風口浪尖。行業的發展并未因為這一事件的淡化而有所好轉,緊隨而來的限制三公消費則徹底將白酒業帶入了寒冬。
“塑化劑事件的影響遠遠不如限三公消費。”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郝剛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并表示如今酒鬼酒的目標是收縮全國市場,退守湖南做當地的老大。羊城晚報記者在酒鬼酒的包裝車間留意到,5條生產線只有1條開工,一方面正趕上淡季;另一方面確實與以往的繁榮景象無法相比。“2012年5條線差不多全在轉動。”酒廠方面表示。
限制三公消費打擊最大
“我們以為今年春節引發的銷售熱潮是寒冬的結束,沒料到一過完節銷售就又開始下滑。”郝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作為塑化劑事件最先爆發的企業,他認為塑化劑事情的影響非常有限,遠遠不如三公消費給酒鬼酒帶來的打擊。
“塑化劑事件出來后,我們做過第三方調查,在一線城市有影響,到了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根本就不關注這個問題。”在談及一年多以前的塑化劑事件時,郝剛更覺得是限制三公消費把行業帶進了寒冬,“整個高端酒銷量下降了60%”。也就是說,600塊錢以上的酒基本上下降了60%都不止。高端產品與低端產品的銷售額比例從八二變成了二八。
根據酒鬼酒2012年的年報,在2012年度酒鬼酒實現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52億元,同比增長了71.77%,實現凈利潤4.95億元,同比增長157.22%。由于塑化劑事件爆發在11月19日,根據三季報與年報,酒鬼酒2012年第四季度盈利依然有所增長。而到了2013年年報,酒鬼酒實現營業收入6.85億元,同比下滑58.56%;凈利潤虧損3668.36萬元,同比下滑107.40%。這也是該公司自2007年以來的首度虧損。
無奈退守湖南市場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沉默的酒鬼酒做了什么?記者梳理發現有以下三件事情:收縮省外主攻湖南做老大;成立“特戰隊”下沉終端去庫存;重構產品結構,向民酒轉變。
“再不爭做湖南的老大,就做不上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想象有著全國品牌力的酒鬼酒不是湖南省的銷售冠軍,這家早早在1997年就上市的白酒公司,在湖南的銷量還沒有排在前三。
2013年之前,在全國各地全面開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對有品牌和知名度的酒企來說,更多是產能供應問題,而不是銷售問題。但一遇到寒冬,在外部無根據地可守,而真正下沉的消費渠道也因此而堵塞。郝剛認為,在外省市場即使擠進銷售前五,無論在品牌上還是在銷量上都沒任何意義,只能消耗整體資源。因此,酒鬼酒調整的戰略是“適度收縮、重點突破”,酒鬼酒將原來的五大地區進行撤并,回歸到省級市場,撤并的區域有華東地區,北方的市場收縮到河南、山東和河北。其他人員則撤回湖南。
出路
成立“特戰隊”下沉渠道
今年5月26日,酒鬼酒舉行湖南市場30億元發展規劃暨新品上市會,會上推出老壇系列3款新品和彩陶系列的2款產品,成為酒鬼酒發力的民間用酒。2013年,酒鬼酒的全國市場規模是8個億,對于3年后能否達到30億元的目標,郝剛提出糾正是在湖南市場上調整3年后達到30億元的目標。
除了產品價格親民,在2013年的一整年酒鬼酒在市場終端所做的事情就是去庫存。2013年9月份,酒鬼酒組建了一個500人規模的“特戰隊”,業務員從曾經的“油田粉面、皮鞋锃亮,架著小包、五星級酒店開會”,轉變成了“騎著摩托、開著小面到各鄉鎮去跑點,從省會城市一頭就扎到縣里”,成為渠道深耕最得力的生力軍。經過一年多的洗牌,以三公消費關系維護的經銷商則逐漸退出團隊,而原有以民間消費為主導的經銷商則成為主導,“專業做酒的存活了下來,并且團購市場更好做了。”(糖酒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