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鑒評師”項目啟動
填補我國陳年老酒行業空白
近年來,隨著中國名酒的收藏、鑒賞和經營活動的快速發展,中國名酒已經成為一種兼有消費和收藏屬性的物品。由于名酒收藏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吸引了眾多從業者,但管理評價標準以及專業性鑒評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市場分散,格局混亂,制假售假行為屢有發生的局面,這嚴重阻礙了中國名酒收藏行業的健康、穩步發展。相比其他藝術品成熟的收藏鑒定評估體系,中國白酒的鑒定評估體系仍停留在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構建與推廣。
這一狀況即將得到有效解決。
2014年9月25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名酒收藏專業委員會、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的中國“名酒鑒評師”培訓教材專家編寫小組研討會在無錫召開。
研討會現場
記者獲悉,“名酒鑒評師”與“白酒品鑒師”有著明顯的區別,“白酒品鑒師”更重要的在于評價酒體質量,指導釀酒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酒體設計和新產品開發,也就是說“白酒品鑒師”更重要的在于指導生產。
研討會代表
“名酒鑒評師”則將著重學習中國白酒傳統文化知識,熟悉各高端白酒的歷史傳承、品牌變遷和釀造工藝,擁有鑒別中國名酒真偽及其內在價值的能力,掌握中國名酒投資收藏市場動態,對中國名酒準確估價,并協助建立中國名酒鑒評體系。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馬勇發言
“名酒鑒評師”將更多的從流通環節以及名酒的價值上對白酒進行評價、鑒別、估值。更為重要的是要對酒的歷史、文化、品牌發展過程以及價值評估系統了如指掌,類似于古玩收藏行業的鑒定師。因此,“名酒鑒評師”將是中國酒行業的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僅是中國名酒價值的鑒定者,中國名酒真偽的鑒定者,同時也是中國酒文化的傳播者。
本次研討會以“中國名酒鑒評師培訓教材編寫”為核心議題,著重討論了培訓教材的編制,培訓課程的設置,培訓地點的安排,培訓師資的規劃,名酒鑒評師的評定標準和評定流程等具體內容。研討會立足現在,著眼未來,對進一步促進中國名酒流通市場的健康發展將有著深遠的意義。
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發言
研討會期間,與會各界代表紛紛發表意見,積極表達觀點,并對“名酒鑒評師”的推出對于白酒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給予了高度肯定。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名酒鑒評師的出現,將填補了我國名酒收藏方面缺乏專業人才的空白,隨著“中國名酒鑒評師培訓”的開展,一批懂文化、懂名酒、懂品鑒、懂價值的專業化復合型人才隊伍將成為中國名酒價值評估與鑒定的生力軍。這將促進中國名酒收藏、鑒賞和經營活動健康有序發展,并為進一步建立中國名酒的投資收藏價值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名酒鑒評師培訓的導師隊伍由來自中國酒行業和中國文化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組成,他們也悉數出席本次教材編寫研討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員,中國著名釀酒專家高景炎,著名白酒專家沈怡方,中國著名評酒專家、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琳,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程勁松,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名酒收藏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連慶,對教材編寫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同時,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呂云懷,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林,四川瀘州老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宿義,江蘇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新虎,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副總經理杜小威,四川郎酒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蔣英麗,四川劍南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謝義貴,陜西西鳳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智勇,貴州董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友平,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經理李安軍,四川水井坊股份公司科研所所長高占爭等來自中國各大名酒企業的名導出席了研討會,并且積極建言獻策,對教材編寫以及“名酒鑒評師”與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在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企業代表的廣泛參與下,本次研討會取得了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