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酒窖池和古井被認定為
“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內政發(2014)109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五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的文件,河套酒業集團河套酒窖池和古井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認定為“第五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政府公布的第五批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有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和石刻、近現代紀念物、歷代長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
河套酒窖池于2006年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北方第一窖”稱號,其理由是:第一,河套酒業集團的濃香型白酒生產規模和產銷量,已經成為北方第一;第二,河套酒業的主導產品河套王酒是中國北方淡雅濃香型酒的典型代表;第三,其占地面積、窖池數量和出酒量,都是當之無愧的北方第一;第四,即使今后還有更大的老窖車間建成,它的窖齡也不能夠超過該窖池。同時,窖池周圍附著著大量的紅膠窖泥,紅膠窖泥是河套地區一種特有的土壤培養的窖泥,它土質松軟,透氣性好,粘性強,微量元素多,能夠最大限度的吸附潛藏于窖池周圍的各種微生物菌群。為了增強發酵效果,提高優質酒出酒率,河套酒業科研人員對窖泥生產技術進行了優化,對北方濃香型白酒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古井名為公主泉,現在河套酒業廠區內。之所以以公主泉命名,體現了人們對昭君公主這位漢、匈兩大民族之間的使者的尊重與懷念。相傳,因為公主泉水可以釀造好酒,河套地區的釀酒匠人開始向她的周圍聚集。久而久之這個地方就成為釀酒核心地帶,并形成遠近聞名的釀酒名鎮。據史料記載,明朝末年在其周圍形成了數十家釀酒作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隆記缸房。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整合了包括隆記缸房在內的多家釀酒作坊,成立了內蒙古陜壩制酒廠,就是河套酒業的前身。古井公主泉于2009年被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巴彥淖爾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套酒業集團是國家工業旅游4A級景區,此次窖池和古井公主泉被認定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將河套酒業的工業旅游事業推上一個新的高度,除了可以參觀現代化釀酒企業的先進生產工藝,還可以領略到歷史積淀、源遠流長的河套酒文化,實現了歷史與現代,文化和釀酒工藝完美結合。
河套酒窖池一直以來是北方淡雅濃香型白酒的工藝體現,是一種獨特的工藝和釀酒原理的結合,承載著河套釀酒人孜孜以求的精神,而今又被賦予了一種新的責任,成為河套地區釀酒文化的載體,默默訴說著歷代河套釀酒人的故事。河套酒業一定會以此為契機,積極做好文物宣傳保護工作,進一步將河套釀酒文化和企業文化更完美地融合,真正成為河套酒文化宣傳的載體,搭建文化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