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伴隨著國際著名導演陳凱歌為仰韶文化所拍宣傳片的播放,6月9日,在國酒發源地、歷史文化名城澠池仰韶酒業生產基地開啟“河南博士后研發基地陶香型白酒科研項目開題儀式”。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河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輝、仰韶酒業董事長侯建光等行業專家與仰韶酒業白酒科研技術團隊、省內外主流媒體等近500人,共同見證了這重要一刻。
6月9日,“河南博士后研發基地陶香型白酒科研項目開題儀式”在河南仰韶酒業總部舉行,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宋書玉親臨現場見證仰韶科研項目開題。作為今年4月份剛剛履新秘書長的宋書玉,一直對河南白酒很關注,更有很多期許。會議間隙,帶著一系列有關豫酒發展的問題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仔細聆聽這位中國白酒大家論道豫酒,指點迷津。
豫酒基礎優勢明顯
采訪一開始,宋書玉就開門見山,直言不諱,直指豫酒問題關鍵:河南白酒不缺歷史文化,不缺市場。他指出,中原文化厚重博大,酒文化源遠流長,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具備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中原人熱愛生活,善于造酒,喜歡品嘗各種不同風格的美酒,同時中原更是坐擁一億人口的龐大市場,發展的優勢不言而喻。
從品牌角度而言,河南擁有宋河、寶豐兩個中國名酒品牌,這點優越于周邊的省份,山東、河北沒有一個中國名酒品牌,湖北、安徽也只有一個中國名酒品牌,盡管如此,但與安徽、河北省域白酒企業相比卻有很大差距。河南白酒品牌張力沒有顯現出來。
產品缺乏個性特點
在分析豫酒發展緩慢原因時,宋書玉指出,根本原因是產品缺乏個性,風格特點不突出。他認為,河北白酒有以老白干為代表的老白干香型,山西有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型,山東有以景芝等企業為代表的芝麻香,談到河南白酒,卻沒有能夠代表河南白酒的獨特風格香型。
宋書玉認為,河南白酒在上個世紀80年代擁有輝煌的過去,“張寶林”風靡全國,近年來卻沒能夠堅持下來,寶豐曾經因為清香美酒被周總理稱贊過,宋河的濃香過去也是有口皆碑,張弓更是因為低度在全國開了先河,應該說河南白酒過去都是質量的代表,擁有廣泛的消費基礎,是真正老百姓喝出來的好酒。
品質堅守、穩定是關鍵
對于河南白酒問題背后的原因,宋書玉反復強調,并一語道出關鍵:沒有堅持,沒有堅守??v觀全國非常好的名酒企業發展歷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一個不是傳承和堅守的結果。
河南白酒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發展當中存在過多的模仿、學習,可是卻把能夠代表自己企業的核心產品品質特點丟了,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在消費者口味需求上,風格創新上,品質特點堅守上做的不夠,部分企業掌門人存在浮躁心理,急功近利,以至于丟了品質,失去了市場。
宋書玉提醒豫酒企業掌門人,白酒是個傳統行業,做白酒要有耐心,做企業和做事業是兩碼事,態度和出發點不一樣結果就截然不同。企業掌門人要靜下心來,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和長處,充分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品質堅守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對于白酒釀造企業而言,做一瓶好酒不難,做一批好酒也不難,可是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好酒卻是很難的事情。但是并不是做不到,堅持做到了,你就成功了。
宋書玉進一步強調說,互聯網時代,產品是核心,一定要把產品的權重增強,要加大科技投入,耐得住寂寞,把產品做到極致,把品質做到最好,更要做到穩定,只有充分尊重消費者,消費者才會認可,會成為忠實的粉絲,好產品就是最好的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