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食品安全監管進入“互聯網+”時代_河南酒業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食品安全監管進入“互聯網+”時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7-02  瀏覽次數:1050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監管進入互聯網+時代 舌尖上的安全和互聯網+結合,將發生怎樣的變革? 在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專家們描
 食品安全監管進入“互聯網+”時代

 

舌尖上的安全和“互聯網+”結合,將發生怎樣的變革?

在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專家們描述的一張極具時代感的畫面引爆全場:假如一粒米從種子開始就采集數據,前期包括:生產地、生產者、種子來源、種植土壤、所施肥料、施藥次數、生長時間等,相當于完成了一張“出生證”;后期收割、運輸、儲藏、加工、銷售等信息一并收集,這粒米便有了一張“身份證”。如果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安全信息都“留痕”,追溯得以實現。那么,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這粒米的“前生今世”一目了然。如此這般,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滿足,倒逼農產品提升品質;監管者的信息需求得到滿足,食品安全全程監管數據平臺的建立,將填平部門、地區之間交流不暢、傳遞不及時的信息溝壑,為監管打開便捷、科學之門。

食品安全 監管進入“互聯網+” 時代

食品安全聯系著千家萬戶,保障這條產業鏈條不出安全漏洞,守衛13億人舌尖上的安全,在“互聯網+”時代,科技創新顯得作用重大。

監管者在行動

積極創新檢測方式

過去“人盯人”的監管體制已經不適應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通過物聯網、芯片技術等建立食品流通追溯體系,做到“向上知道哪里來,向下知道去哪里”。“當前,已經有很多食品安全問題都可以用科技手段解決。”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說,“比如人們擔心的鎘大米問題,就有3種科技方法可以破解??梢栽诖竺准庸こ煞鄣倪^程中除鎘,可以選育不吸收鎘的水稻品種,也可以通過攻關土地修復技術根治這個問題。”

不僅為食品的安全生產貢獻良多,科技的進步也為食品安全監管出力不少。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科技與標準司副司長顏敏介紹,“在目前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條件下,必須依靠科技支撐,用科技手段來提升監管水平,實現對食品藥品的全覆蓋、全過程監管。”

在國家科技專項的資助下,從“十五”時期開始,我國的食品安全科技取得了長足進步,基本上建立了食品安全科技創新體系。據顏敏介紹,目前我國食品風險因子的精準檢測技術水平基本與國際接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獸藥快速檢測試劑國內市場占有率提升到80%以上,這些項目都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企業在行動

 “身份證”實現全程可追溯

 “如果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大數據

食品安全 監管進入“互聯網+” 時代

手段,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監管食品安全,就能做到來源可以查、去向可以追、責任可以究。”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說。根據這個思路,商務部近年來開展了肉類、蔬菜、酒類、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在許多地方,人們發現這些食品的包裝上多了一個“身份證”——掃一下包裝上的二維碼便可以顯示食品從生產、加工、流通直至終端環節的各項信息,實現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這張“身份證”的背后,是信息化技術的支撐。在許多企業,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早已滲透進食品安全管理全過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2020青草国产9r在线_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_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_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