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的是距離和年齡
面對互聯網+,在一些傳統企業感覺無所適從的時候,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啤”)已經開始行動。他們果斷引入互聯網技術,不但做互聯網加法,還做互聯網減法。
青啤表示,傳統產業與新技術不是對手,而是益友。作為時代的企業,創新是一種路徑選擇。青啤實踐的互聯網時代“加減法”之道,是青島啤酒百年守正出新、變與不變辯證法的集中體現。“+”的是品質、效率和市場;“-”的是距離和年齡。
但不管怎么變,青啤認為,有一種東西不能變,就是始終追求對消費者體驗的極致追求,做離消費者最近的公司。
守正出新,是青島啤酒打造擁有全球影響力品牌的國際化大公司的競爭法則。“守正”就是要守住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出新”就是要與時俱進、以新求鮮。
在青啤看來,傳統企業的創新不可能像新興產業從零開始,但只要掌握“變”與“不變”的辯證法則,就有可能在堅守中創新,在創新中堅守,從而贏得美好的未來。
面對互聯網+,青啤不僅僅滿足于把線下的啤酒搬到網上,而是把互聯網當成“創新工場”,他們要生產真正的“互聯網啤酒”,即符合互聯網規律的訂制產品,生產讓消費者感到“驚喜”的產品。
互聯網“+”
宋師傅是青啤生產中樞的操控工人,做了十多年操控工作,近兩年他覺得活兒是越來越好干了。15年前,他進入青島啤酒廠,負責釀造部糖化工段工作,見證了青啤近些年生產上的變化。“最早的時期,一旦生產線出現問題,操控工人要經過很復雜的程序去解決,一個點一個點要挨個排查,費時費力。”宋師傅說,現在出了問題,只需站在中控室的電腦前,輕點鼠標,問題點就被自動標記出來了。
青島啤酒的流程化智能系統目前已經覆蓋從制麥麥芽到物流終端的全過程,不僅實現了管理流程的智能化,也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
青啤信息管理總部部長助理趙洪雷感慨,“這種‘進化’不但實現了生產車間的智能提升,還通過對資源的全過程精細化跟蹤核算,實現了自動化成本核算和車間績效考核。更為重要的是,對每一箱青島啤酒,都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二維碼,實現了全過程的追溯,為消費者帶來全過程的品質保障。”
青啤還通過流程化智能制造,對大量數據進行長期跟蹤,成功研發出“啤酒風味圖譜技術”,將一杯啤酒的生產“數字化”,用數字指導生產,使得啤酒的DNA變得可以“復制”,讓每一瓶青島啤酒的特征和口味無限接近,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青島啤酒物流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戴國順告訴記者,互聯網+時代,不僅帶來了智能化體驗,更帶來了高效率。有了信息數據,生產部門、物流部門以及銷售部門可以更精準的做到“行動自如、效率提升”。有了信息數據之后,消費者能喝到更新鮮的啤酒。
近一段時間,青啤科研中心負責研發的王明很忙,他要進行“雙線”作戰,一條是“生產線”,一款全新的產品“青島啤酒全麥白啤”正在試生產;另一條則是“網線”,他整日泡在青島啤酒的“消費者自媒體歡聚聯盟”微信社群里,關注一些“粉絲”的深度評論,根據這些真實的“口碑報告”,不斷對產品風味進行調整。
原漿啤酒本是一款保質期很短、號稱“只有釀酒師才能喝到”的啤酒,原漿啤酒口味更新鮮,口感更醇厚,香氣更濃郁,但是只有5天的保質期,必須低溫保存,在啤酒誕生的6000多年里從沒有機會運到千里之外。
然而,青啤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京東聯手,讓消費者在網上下單24小時內就喝到了剛剛下線的原漿啤酒。事實證明,這款掐著表生產出來的產品,確實切中了消費者所好。讓消費者體驗到了“用互聯網思維釀造讓消費者尖叫的啤酒”,也留給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
青啤創新事業營銷總部電子商務總經理李奕霆告訴記者,口味的感受、體驗的感受、購買的感受、速度的感受甚至是否有趣等感受。這些感受才是贏得用戶口碑的要素,而贏得用戶口碑是互聯網思維的要點,也是我們的出發點。
青啤為適應互聯網+,在內部組織結構上,也在嘗試傳統“紅軍”加小微“藍軍”的左右手互搏策略。“紅軍”是擁有多年積累形成的傳統優勢,主流的產品、正式的渠道、終端和客戶,而小微“藍軍”,則是具有“敏銳感、靈活度和專業性”的小型精英部隊,專門研發新的產品品類、尋找新的市場空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從小處入手,從大膽的突發奇想開始發力。
近一段時間,青啤在新產品研發上,針對喜歡個性化啤酒的“小眾人群”,開始向“高、精、特、新”轉型,推出類似于定制化的特色啤酒,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小瓶化、多頻次、多品種”的生產模式。
從專注女性的炫奇果味啤酒、到經典1903的上市,鴻運當頭、世界杯足球罐、奧古特、逸品純生、青島啤酒原漿等等,青島啤酒新產品家族不斷喜添新丁、給消費者的驚喜不斷。從以前單調的3個主打品種,到現在陸續出品的152個品種,青啤不斷滿足消費者充滿個性化的需求。
然而,青啤的創新工場,也有其堅守不變的原則。“好人做好酒”,“好啤酒不是靠檢驗出來的”,是青啤文化的重要部分。青啤一直強調“人品”與 “酒品”的融合。“最長低溫發酵工藝”在很多啤酒企業已經不用了,這些企業在快時代采用了快節奏。但是青啤還是始終遵從了釀造啤酒的自然法則,給“啤酒之魂”酵母充足的時間,讓其充分生長、自然繁衍。
互聯網“—”
對于如何擁抱互聯網時代,青島啤酒給出的答案是不斷創新、不斷“逆生長”,用深化品牌的年輕化撬動全局。
“你若端著,我便無感。”這是當下年輕人對品牌的一種訴求。能一起玩兒的才是屬于自己的品牌。喜歡青啤的一個80后消費者對記者說,近日青島啤酒推出的“消費者自媒體歡聚聯盟”,讓他和小伙伴們都很喜歡,可以聊啤酒、聊足球,很有意思。
青島啤酒在多媒體化、移動互聯、社交化等大背景下,接連推出聯動青島啤酒節、Tsingtao1903社區酒吧、網上商城、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平臺,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歡聚“系統”,注重與“消費者”融為一體,為所有懷揣年輕的心、愿意相聚和共享的消費者提供歡聚平臺。
在營銷模式上,為了讓“粉絲”們感受買啤酒也“好玩”,青啤創造了一款游戲產品“全民釀啤酒”,就是用微信平臺釀一杯啤酒,然后再送給好友。在朋友圈掀起一輪輪的銷售熱潮,為消費者創造了一種參與式、互動式的消費體驗。
去年以來,青島啤酒與互聯網相關的創新頻頻交火,全然不像一家110多年的傳統企業,而更像一家年輕的互聯網公司。
去年6月,青啤又在微信上開通了“青島啤酒官方商城”,成為首家進駐微信商城的啤酒企業。此外,青啤還入駐了易購、一號店等電商平臺,旨在打造線上購買的多元渠道,努力實現啤酒行業電商渠道第一品牌。
在營銷方式創新上,青島啤酒也開始有了“新玩法”。這種玩法,歸結為“用手機自釀一款青島啤酒,然后送給朋友”,這種“游戲+社交+電商”的移動互聯售賣模式,打造出一個娛樂中心、互動中心、購物中心融合的銷售網,為用戶的“買酒”體驗增添了許多趣味。“青島啤酒1903社區酒吧”的出現,也讓這一“有趣的互動”出現在了與消費者線下溝通的“最后一公里”。
在青啤看來,互聯網、大數據,讓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不必再“瞎子摸象”,它給傳統制造業帶來的改變,絕不只是智能制造的新機遇,更是涵蓋了從消費者調研、產品定義、研發、供應鏈協同、制造、物流、市場推廣等全產業鏈條。
6月16日,世界品牌實驗室在北京發布了2015年(第十二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青島啤酒以1055.68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首個突破千億價值的啤酒品牌,也是唯一入選的世界級啤酒品牌。青島啤酒公司旗下的嶗山啤酒、漢斯啤酒以及青島啤酒博物館分別以115.68億元、 94.61億元和33.25億元同時上榜。
創新契合了越來越多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釀出了青島啤酒品牌價值和市場銷量的新高度。(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