酎酒釀造技藝榮獲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酎酒資料片

酎酒新品上市資料

酎酒資料片

酎酒新品上市資料
本網訊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其中,懷幫黃酒釀造技藝、長垣酎酒釀造技藝名列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
據介紹,懷幫黃酒流傳至今,已有400余年的歷史積淀。懷幫黃酒釀造技藝為沁陽市后街丁家所創,源于魏晉,成于兩宋,興于明清。17世紀末,懷幫黃酒作坊掌門人丁朝臣在家傳秘制的基礎上,研發出了獨特的“三漿四水”和四大發酵工藝,并首次把“四大懷藥”運用到黃酒釀造中,成為懷幫黃酒的一大特色。明中葉,懷慶府盛極一時,懷商文化成為當時商幫文化的一大代表。而原本作為藥用的丁家黃酒,逐漸走到當時人們的餐桌上。因此,丁家在藥用黃酒的基礎上改良工藝,調整配方,擴大生產,并在“懷慶幫會”的資助下,在今沁陽市府右街、縣后街先后建成兩處作坊釀造黃酒,更名為“懷幫黃酒”。
古時候,最好的酒,叫酎,或叫酎酒。酎酒通常需要發酵三次。第一次發酵而成的酒,摻新料再發酵,再發酵而成的酒再摻新料再發酵。發酵一次,需幾個月甚至一年,發酵三次需兩三年?,F在釀成的酒需要存放兩三年,讓酒液里的各種有機分子互相發生化學反應。而酎酒卻是連續發酵兩三年,讓幾百個品種的霉菌、酵母菌分泌的幾百種酶催化幾百種有機分子發生化學反應,可以想見,與現在存放兩三年的酒相比,酎酒品質更好,風味更好。這樣的酒,百姓不能喝,必須進貢,故有“天子飲酎,百姓飲酒”之說。(岳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