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態圈?生態圈與傳統價值鏈模式的區別是什么?酒業生態圈的核心是什么?作為時下熱門的生態圈概念,酒行業人要明白,生態圈一定是基于自己的核心能力,通過外部的整合資源,讓自己內部核心能力變得更強。
生態圈與傳統價值鏈模式的區別在哪里?
生態圈是指以各種不同組織——包括產品提供者、供應商、分銷商、顧客、互補產品提供者、競爭者、政府及其它利益相關者——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經濟聯合體。生態圈與原有的商業價值鏈模式最大的區別在于,價值鏈模式強調如何利用企業已經擁有的,即內部資源形成競爭優勢,而生態圈則強調企業如何通過建設一個價值平臺,通過平臺借助、撬動圈內其它企業的能力,而形成競爭優勢。
實際上生態圈這個詞是互聯網時代下的互聯網語言。在某總程度上看“生態圈戰略”的實施與傳統商業語言“全產業鏈運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也有明顯不同。“生態圈”的互聯網語言的運行思考是圍繞互聯網進行的,所以他在整個產業鏈運營整合的組合是開放共享的,實際上是利用自身平臺價值和平臺影響力去開放并共享其他合作伙伴的核心資源,然后通過共生、共融、共享、共創放大平臺價值并創造價值,而這個過程“生態圈的打造”企業核心資產并不一定都是由一個企業獨資、獨立完成的的。
而傳統的“全產業鏈”在傳統商業思維的的指導下,打造的是完全獨立的平臺,企業經營思想封閉性比較強,整個產業鏈的構建都由企業自身投資建設完成,例如中糧的全產業鏈運營。
生態圈建設的三大硬性支撐條件
既然生態圈與原有的商業價值鏈模式有著不小的區別,那么酒業在建立生態圈的時候,又該具備哪些硬性支撐條件呢?
1 生態圈建設需要產業規模支撐
阿里和樂視提出的生態圈戰略都是基于其在各自的領域里面擁有絕對的行業地位和產業規模支撐的,生態圈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產業支撐才能安全推進。
2生態圈建設需要社會影響力支撐
行業影響力指數對于生態圈的建設至關重要,譬如說華澤集團吳向東董事長發起的“中國酒業英雄聯盟”是酒類行業一個具有絕對社會影響力的“生態圈建設模板1.0版本”。
3生態圈建設需要在業務單元設置上有機組合支撐
其實生態圈戰略的建設非常像“全產業鏈運營”模式,所以生態圈的建設在業務單元的組合上一定要杜絕“簡單組合”幾個業務板塊。酒業生態圈建設一定是核心業務單元的相互有機組合,相互支撐相互互補的生態效應。譬如阿里、百度、騰訊的生態圈建設本身都是基于自身核心業務的主流生態建設;其整個生態圈都是基于大平臺打造但也支撐大平臺業務發展的。
酒業“生態圈”的三個要素
對于當下熱門的酒業生態圈,和君咨詢集團合伙人李振江告訴記者,其實,生態圈并不是什么新鮮的詞匯,過去是叫“抱團取暖”,現在叫酒業“生態圈”。不論概念怎么變,我覺得有三個要素是不能改變的。
首先,基于酒行業現狀來說,整個酒水行業正面臨著營銷升級、模式升級,新的業態正在出現。無論是廠商,還是各個大中小企業都在經歷急需摸索一個道路的過程。這時候必然會有企業結合各方的資源和力量。為當前的困局找出一條新的道路。
其次,基于整個大的互聯網的社會形態來說,當前的環境是一個開放性的互聯網化的大生態平臺。如果你不在這個生態平臺里進行多方合作,你很可能就會被拋棄。電商只是這個生態當中的一部分。在酒水行業,目前說到生態圈的大部分企業都帶有一些互聯網基因。其實這并不是說互聯網公司與其他傳統公司相比有什么更厲害之處。原因在于它們對當下的整個社會液態、產業形態可能會更敏感一些。因為今天整個產業形態以及動態正處于一個互聯網環境下。各個企業必須要按照這樣一個邏輯和生存法則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三,基于大家的生存狀況,整個酒水行業進入到一個調整期,所以現在的時代不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年代。需要我們把各方的力量,資源整合起來。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是關鍵資源的有效整合者。關鍵資源和有效整合本身就是一個生態圈的概念。我們需要更多的整合力量來完成新一輪的產業升級。
生態圈的核心是抱團取暖,整合有效資源是方式和手段。不少企業都提到生態圈,但是每家的生態圈又是不一樣的。他們一定是基于自己的核心能力,通過外部的整合資源,讓自己內部核心能力變得更強。就我個人的理解來看,任何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就要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組織者的角色。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有它的生態圈。原來的酒業生態圈是自上而下的供應產銷,而今天的生態圈會變得更加開放。大家都能在這個生態圈共存,和諧相處并可以合伙去掙錢,可以將自己的核心資源開放出來供別人使用,這就是來源于分享精神。(糖酒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