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到底該怎樣看待白酒“新漲潮”?_河南酒業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到底該怎樣看待白酒“新漲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29  瀏覽次數:947
核心提示:白酒行業高歌猛進時,漲價是正常的,不漲價反而是不對的。而當行業進入調整期,消費的泡沫不在,仿佛漲價又變成讓人擔憂的事
       白酒行業高歌猛進時,漲價是正常的,不漲價反而是不對的。而當行業進入調整期,消費的泡沫不在,仿佛漲價又變成讓人擔憂的事情。其實,換一個角度,或者看一下常態競爭下的其他行業,根據市場競爭、產品發展周期、成本變化等原因的漲價是最正常的事。

從行業整體來看,本輪提價浪潮仍是由茅、五、洋、瀘州等一線白酒品牌率先發起,核心動力是其庫存處于低位,供需結構不斷改善,需求趨向回暖等原因;而對于其他二三線品牌來說,則既有提高企業利潤率、抵消日益上升營銷成本的原因,也有順勢提價、補充市場價格空檔的原因。不過,僅憑此輪漲價,就說白酒行業觸底反彈還為時過早。

在思卓看來,白酒正在逐步進入強渠道競爭階段,近兩年白酒的渠道鏈條正在縮短,但是競爭的強度和渠道的分化,也使得渠道的效率下降,同時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也有所下降,當然現在最受傷的還是渠道環節的利潤。

此外,名酒和上規模的區域名酒企業多數為上市公司,企業各方對利潤都有要求,而隨著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斷上升,利潤的保證還是需要通過產品的價格上升實現。同時,在檢索目前主導產品漲價的企業時,我們不難發現有以下幾個共性:

漲價的都是大單品。如古井的年份原漿、洋河的藍色經典、口子窖,這些產品都是企業的絕對大單品,在企業的整體銷售占比都很高,也是企業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市場穩健成長。漲價的企業在基礎市場的占有比率都很高,有的甚至是當地市場的絕對主導產品,也是渠道不得不買的貨,更是終端最穩定的銷售額。

消費者對產品品牌認知度高。目前漲價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消費者,而且人群穩定,消費忠誠度高,而且這些品牌都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價,因此,消費者對于合理幅度的提價沒有太多意見,可以接受!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漲價對于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是有利的,但是現階段決不是所有品牌都可以執行的,關鍵還是要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漲價是企業端的行為,而漲價能否成功,考驗的卻是企業營銷系統的綜合實力。漲價的成功與否,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終端能否提價成功?這是最關鍵的,也是最困擾的,因為你的提價理由仿佛在終端都不成立,終端的價格往往是跟隨著消費者的意愿,為了達成交易,終端是可以降低價格的。所以,終端的價格決定著漲價策略的成敗。

幅度消費者可否接受?“小步漲”是最易讓消費者接受的,但是如果提的幅度太低,通過渠道的傳導,可能表現在廠價就會是沒有改變。如果提的幅度太大,消費者接受時間就會變長,影響購買決策,給競爭品牌留下機會。

渠道庫存是否合理?渠道的庫存量決定著提價的周期,渠道庫存量越大,渠道對廠價的提升策略越是無所謂,廠家的提升難度也就越大。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渠道壓貨提價成功的品牌。

產品包裝和品質是否支撐?也就是漲價后的產品價值感是消費者最好的心理安慰。

思卓結合自身的實踐,有以下意見和建議:

第一,先提渠道,再提廠價。讓渠道有自發的漲價動力和意愿;

第二,大眾化的產品提價幅度最好在3%-5%之間。這個幅度消費者接受度最高;

第三,淡季提價,不配合渠道促銷。淡季銷量低,發現問題有調整的時間和空間,渠道促銷在提價的當下會有效,但是后遺癥會很多,從而沖抵提價效果;

第四,包裝略有提升,保持產品新鮮感。

需要強調的是,2016年,中國經濟進入更深層次的調整,而本輪漲價的行業大環境也仍處在“低迷期”,市場發展環境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F階段,對于大多數企業和品牌,漲價應該是最謹慎的選擇,畢竟在行業進入競爭型成長階段,市場占有率才是第一位的,消費人群品牌忠誠度的培養才是第一位的,越超競爭對手才是第一位的。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2020青草国产9r在线_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_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_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