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茅臺鎮及其赤水河流域是舉世聞名的醬酒產區,與法國科涅克產區、英國蘇格蘭產區齊名,并列為世界三大蒸餾酒產區。
自古以來,貴州北部出美酒,而茅臺鎮及其赤水河流域更是美酒的核心產區,獨特的氣候、土壤、水質以及微生物群形成了這個神奇區域,保存和傳承了中國釀酒的最高技藝。赤水河是名副其實的大酒窖,馥郁的酒香在這條河谷中彌散開來,而這酒香正是醬香。赤水河流域釀酒歷史悠久,是中國白酒核心產區之一。據歷史記載,西漢年間赤水河釀造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醬酒。沿岸百姓常說,赤水河流域不出百里必有好酒。赤水河全長523千米,流域面積達到2.04萬平方千米,而且流經地域釀造出了大量名酒,占中國名酒的60%,也有古人留下“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的贊美。
調酒大師席玉談到醬酒的優勢時表示,其手工的精湛技藝、承載了文化與藝術、因產區的大小和不同而形成了固有的典型性和稀缺性等,而在很多經銷商和消費者心目中,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形成了產區概念,這不僅僅是以茅臺酒作為中國醬酒最高形象的代言,更源于茅臺鎮特有的釀造環境優勢,保障了醬酒品質的高貴血統,以高標準要求生產是提升企業的一次發展。
其實,醬酒業內評判一款醬酒是否為中國醬酒核心產區有三個標準:
1、必須以茅臺鎮及周邊原產地出產的高粱為釀酒原料;
2、必須嚴格按照“12987”正宗醬酒生產工藝生產(1年一個生產周期,其間先后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
3、必須在茅臺鎮7.5平方公里范圍內生產并窖藏。
近日上線的黔糧傳醬酒產自珍貴稀缺的茅臺鎮核心產區7.5平方公里,由席玉精心盤勾,釀造工藝嚴格采用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入池、高溫接酒,使得很多高沸點香味物質得以保存,低沸點物質被揮發,酒體變得醇和、綿軟;高溫過程中開放式發酵與封閉式發酵相結合,使得不同種類豐富的微生物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使的釀出的醬酒香氣成分多種多樣,酒體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豐滿醇厚等。
若拿白酒的中國地域來定坐標,茅臺鎮無意是軸心;若以中國醬酒地域來定,茅臺鎮無疑是圣地。茅臺鎮憑借其高貴的醬酒品質、復雜的釀酒工藝、苛刻的釀酒環境及原料,無可爭議成為中國醬酒的核心產區。
席玉表示,產區概念已進入人的潛意識中,也進一步凸顯了醬香型白酒受限于工藝和環境的獨特屬性,成為中小醬酒企業品牌提升的有利基礎。而黔糧傳酒正是融合了茅臺鎮的醬酒特色和傳統工藝,其是醬酒產區內一次很好的嘗試和探索,對于未來產區內的中小醬酒企業而言或許有其借鑒意義。消費者對于醬酒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茅臺酒作為中國醬酒最高形象的代言,更源于茅臺鎮特有的釀造環境優勢,保障了醬酒品質的高貴血統,以高標準要求生產是提升企業的一次發展。
有專家表示,申請辦理赤水河流域兩岸白酒產區的原產地認證,既有利于該產區內醬香白酒企業依托醬香產區優勢加快發展,又有利于提升地域資源的利用與對該醬香白酒產區的保護。赤水河流域兩岸醬香白酒產區的認證還應該納入大茅臺鎮概念,產區內企業在共同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應齊力維護和提高茅臺鎮醬酒產區聲譽,共同塑造茅臺鎮大產區品牌。
白酒專家胡永松曾指出,醬酒企業應該抱團來傳播醬酒與醬酒文化,一方面,醬酒企業集中傳播赤水河流域的生態優勢與資源優勢,表現在水質、土質、氣候以及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醬酒企業應該加強培養消費者對醬酒的認知程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