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或者不買,酒水節都會開的,因為不是你搞,是馬云要搞。
這不,意大利總理倫齊在G20峰會期間,都不忘造訪阿里,為意大利專場助威。
也難怪,今年4月,馬云在參加意大利酒展期間,與倫齊共同宣布將在今年9月9日開啟首屆天貓全球酒水節。
兩人當時還喊話在座的意大利紅酒商,要在阿里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上一起改變世界。
改沒改變世界姑且不論,能不能改變咱也不談,改變了意大利到是事實。
短短幾個月,意大利葡萄酒在天貓開設的旗艦店數量已僅次于法國,成為天貓平臺上的葡萄酒第二大國。
馬云+總理的力量還是強大的。
一、消費報告在扯淡嗎?
8月30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手天貓發布《天貓全球酒水消費報告》,數讀酒水消費背后的趨勢和特征。
其實,這也是在為酒水節造勢,否則,不會拿這些行業人士早就七七八八都知道的趨勢來談趨勢。
所以,我們當做參考就行,既不要忽視,也未必全當真。
分析認為,全球化和年輕化已經成為酒類品牌商的共識,中國進口葡萄酒消費者中,62%消費者經常在線上看酒類資訊,47%消費者通過線上購買紅酒。
這個比例可真不小啊。
當然結論我是認可的:
消費升級帶來的酒水網購增量正在到來,酒水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至于網絡是不是成年輕人首選的購酒平臺,這個問題不好下結論。年輕化的趨勢到是倒是必然。
至于顯著的地理特色,例如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地區,偏好葡萄酒;中西部地區獨愛白酒;北方地區是國內葡萄酒和啤酒的重要生產區域,消費熱情高漲等等,則也要辯證來看。
與男性相比,女性更青睞葡萄酒和黃酒,其中23-25歲的年輕女性的葡萄酒消費比例更高。
分析認為,這一年齡層的女性更向往時尚的生活方式,對具有美容功效的產品也積極嘗試。
中國消費者已實現酒水“買全球”。
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我相信,消費報告沒有扯淡,但,這只是基于天貓自己的調查。
二、我們需要酒水節,但馬云更需要
葡萄酒行業沒有馬云,我們也發展了幾十年。如今,馬云介入了,從行業發展的角度,我們當然歡迎。
但我們也知道,馬云比我們更需要酒水節。
客觀講,酒水節在中國這些年有很多,但由于阿里的地位和影響力,使得這一次更加讓酒商期待。
馬云4月份去歐洲與各國老大商討“歐洲供應鏈”計劃時,談到了要打造“馬可波羅”計劃。
當主持人問道“意大利離中國這么遠,你為何而來?”時,
馬云說:“我喜歡意大利的生活。我的城市杭州,馬可波羅去過。”
意大利到中國,馬可波羅來回一次走了八年。
馬云說:“如果在線上購物,只需要幾秒鐘。我今天來,就是為了把八年變成八秒鐘。”
于是,馬云宣布:我要開辟中國酒類行業的“網上絲綢之路”!
其實我們不去分析淘寶天貓這幾年的狀況怎樣,例如假貨的問題。單就未來市場來看,馬云還是眼光獨到的。
馬云看到了中國葡萄酒的未來,嗅到了產業的商機,于是在恰當的時機,利用自身的優勢,順水推舟、水到渠成就把這事干了,大家歡呼雀躍,特別是老外。
不過,你要知道,馬云不僅在國外開始購買酒莊,天貓平臺也已經開始面向全球尋找產品。
三、葡萄酒的春天不會因為酒水節而綻放
葡萄酒的春天已經開始綻放了,正因為如此,天貓酒水節才會到來。
不是因為天貓酒水節,中國葡萄酒迎來了春天,這是我們要搞明白的。
當然,酒水節會促進行業成長,但我認為也不會因為一個天貓的酒水節而改變中國的消費者進程。
天貓酒水節只不過是利用了這種趨勢和自身的資源,順應了時代。
酒水節不管開還是不開,中國葡萄酒的未來都擺在那。中國葡萄酒發展的腳步都會一樣向前。
說酒水節引領了消費,推動了行業發展,一定有,但也別夸大其詞。
其實,對于這一次酒水節來講,文化宣導的意義是遠大于實際銷售的。
你看,雙11搞了幾年,接下來開始分拆,估計淘寶每個月都會搞個節,叫啥名可能都會有,咻咻節也行。
為什么是這樣?元芳,你怎么看?
四、阿里為什么要做酒水節?
對很多商家來講,這次酒水節必然還是拼價格,或者,早就做好了拼價格的準備。
因為不拼價格能產生銷量嗎?
問題是誰能拼得過馬云呢?誰能拼得過有錢的主呢?
天貓平臺也在全球范圍內找酒,不排除自己直接搞一些OEM。
即便你參加了酒水節,但如果一沒品牌效應,二沒有流量支撐,沒錢做廣告,BAT后臺不支持,最后呢?還是有錢人的游戲,叫做“巨頭混戰,大家爛戰”。
小眾酒當然有機會,未來一定是要細分的,只不過目前依然無法撬動未來。
從趨勢上看,線上越來越牛,零售商有可能被弱化嗎?進口商有可能被干掉嗎?以前分析了很多,你應該懂得。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啟動儀式上指出,酒水節并非促銷活動,不是單純推銷酒,而是要通過酒水節完成文化傳播和消費升級的使命。
其實,阿里不談營銷,談文化是有原因的。
阿里經過17年的發展,基本成型,并且正面臨著如何全球化,如何走向農村,如何在金融、物流、云計算以及數字媒體方面進行業務板塊的重組,這都是阿里面臨的核心問題。
而酒水的全球化、社交化和文化屬性是最典型的。如果馬云搞個服裝節、皮鞋節、糖果節、汽車節等等,都是完全不同的。
搞酒水節能夠抓住消費者,甚至都能再造一個風口。酒水加在一起雖然是食品大類中的一個品類,但也算是大類了,而且又比較單一,不像其他食品類,品類太多太雜,想搞爆點比較難。
而且,最重要的是,通過文化溝通,容易增強消費粘性,獲得更多的消費數據,例如此次酒水節和意大利的合作,連總理都力挺,這樣才能夠拉近阿里與世界的距離,未來真正實現阿里的全球化戰略。
五、表面繁榮還是長期效應
在燈光下,缺點都會被光亮所掩蓋,停電后才知道誰是咸豬手。
企業倒閉從來不是從危機顯現開始的,而是在巔峰時就已經孕育了。
順風順水什么都好,特別是第一次,感覺不管好不好,但都最令人期待。
中國葡萄酒市場正處在“普及階段”。以前沒有普及過,都是有錢人才喝。
普及階段價格往往最重要。
我們的企業一邊在唱著高調要傳播文化,要構建品牌,要規范運作,杜絕造假等等,另一邊呢?誰說價格戰不是出路?誰說不造假?
因為,沒銷量企業會死掉的。你是張裕長城等有實力的企業可以玩文化,很多中小企業能沉得住氣嗎?能那么瀟灑地陪你玩嗎?
練內功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重要的是心態。
內功沒練好,啥功夫都發揮不了功力。
心態沒調整好,啥原則都可以打破。
葡萄酒文化的宣導和消費的引導,不是孤立的,是和整個社會經濟甚至政治的發展都息息相關的。
酒水節是可以短期玩的,但消費文化的引領和打造的確需要長期經營才會有效應。
但愿此次全球酒水節不是表面繁榮,而是一次長期效應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