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秘書長王旭偉
10月19日在寧波保稅區主辦、酒海導航全媒體平臺承辦的主題為“新模式·驅動力·新價值”論壇上用數據說話,站在全局的高度,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為行業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解讀,并對行業創新模式、追求新價值等方面給出獨到的意見。
他的發言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酒類整體的進口貿易的情況;二、進口葡萄酒行業的情況;三、從商會的角度對未來進口葡萄酒行業發展趨勢的一個判斷。
酒類進口貿易整體情況
從2006年到201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24%,到2015年達到38億美金,比2014年同比增長34%。過去十年增速2011年最快,到2015年恢復到平均值。
葡萄酒進口方面,年均增速34%。今年前8月幾乎每個月都呈增長態勢。6月份、7月份出現單月的下降,但是總體增長的趨勢并未改變。因為去年的6月、7月出現脈沖式的增長,同比2014年增長60%、70%,所以基數較高,今年適當回落也屬正常,但是總體跟前兩年比較仍有20%以上的增長。
進口啤酒方面,從2006年的3000萬美金漲到2015年1.7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除了個別月份以外,仍然保持20%的增長幅度。

進口烈酒方面,在2012年達12億美金的高點以后,每年都呈小幅的回落的趨勢,但威士忌在2015年出現5%以上的增幅,今年又有小幅的下降??偟膩碇v烈酒進口下降的幅度會越來越小,很快會遇到拐點。
進口葡萄酒行業基本情況
其中有許多老生常談的觀點,一是快速增長、潛力巨大。從長期來看,比啤酒、烈酒的增長都更加明確和穩定。第二、仍然處于大眾酒的階段,消費呈現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目前來講還是相對低端的產品占主導地位。第三、品牌化越來越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品牌選擇還是企業、平臺品牌的打造都越加受到重視。第四、市場的集中度低,經營主體隊伍還是不穩定,市場秩序還是比較混亂。在過去的六年時間里面,瓶裝進口每年超過一百萬美金的企業,2010年97家,進口額之和為3.9億美金,到2015年達到最高的248家,進口額18.7億美金,占整個市場73%,今年截至8月份是201家。超過500萬美金的企業,2015有53家,總額9.7億美金,占市場比例51.8%。雖然有一小部分屬于物流、供應鏈的企業,但總體趨勢來講市場集中度確實在不斷提高。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2015年有16家,進口總額7.2億美金,占市場比例38.6%,今年前8個月有9家,占比35.4%。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雖然每年經營企業數是在增長,但總有40%-50%的企業在第二年的海關統計名單中消失。再者是信息不對稱,行業效率低。最后一個是渠道創新仍然在探索當中。我們感覺這幾年有不少企業在渠道和模式創新方面進行嘗試。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非常成功跑出來的企業還不多,在這個方面來講仍然是我們行業面臨的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決。
進口葡萄酒行業發展趨勢
第一:堅定看好未來中長期發展趨勢。行業發展的增速不可能一直保持百分之二三十以上,但是15%—20%之間可以維持相當一段時間。因為總的來講對進口葡萄酒的消費已經上來了。
第二:大眾酒普及階段還將持續3—5年,中低端需求仍是主流?,F在有個可喜的現象,中間價位雖然增長緩慢,但是在穩步提升,總體來講現在是金字塔型,但是如果將來是處于比較穩定的橄欖形結構轉變,對未來的行業穩定是有好處的。
第三:進口葡萄酒行業格局未定,先入者未必為主?,F在一定程度上講處于新老交替的時代,市場格局變化快。價格戰可能還將繼續一段時間,但目前競爭價格戰會往良性方面改變,為搶占市場份額賠本銷售、低毛利率銷售的情況越來越少。大家開始比拼誰的效率、管理水平高、成本控制的高低。
第四:資本的力量對這個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創業型企業的大量出現,打破了行業傳統的資本模式格局。
第五:我個人對這個行業未來的判斷。以前我們要找好的產品,我們要探索好的經營模式,但是我覺得拼到最后的時候,可能團隊、人力資源方面的整合、管理、和運用水平對行業影響越來越大。因為很多企業都會遇到瓶頸,上不去。這跟掌控的資源和商業模式都有關系,也跟事先在人力資源戰略的規劃和儲備方面的短板密切相關。
最后:行業的痛點仍有待解決。
上面提到了市場集中度的數據,大家可以看到市場集中度在穩步提升。我覺得行業的組織化程度這一兩年來進入很好的發展態勢。因為以往酒的行業相對比較傳統,組織化的程度、效率、水平不高,這兩年來可能也是由于競爭的加劇,所以很多企業這方面也下了很多的功夫,整體行業組織化程度會高。這里面我列了五點。
第一:中國市場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想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市場中勝出,一定要具有全球整體視角下的準確戰略定位,不論是上游的供應鏈、貨源,還有在品牌、渠道等等,包括整個運營中各個環節的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
第二:領先行業現有水平的運營團隊。這需要比較強大的人力資源方面的支持。這里人力資源并不是人事管理、人事部這種概念,而是這個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就應該和有關人力資源方面的深度交流。
第三:資源整合的能力和效率。想在市場競爭中勝出越來越難,一定要聚焦自己有優勢的領域把它放大,同時通過一些資源整合,補自己的短板。在未來兩三年,這個行業會出現幾家,當然我們希望能夠多出現幾家超級的大商或者平臺。在過去這么多年以來,國內沒有一家進口葡萄酒企業能夠把自己的規模穩定在十億人民幣以上。經過這波調整以后,脫穎而出的領軍企業銷售規模應該是能夠持續穩定在十個億人民幣以上,并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
最后,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成為這個行業里面的領頭羊、獨角獸。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企業來講有一些選擇,一個是要做好你的“小、專、美”的工作。因為進口葡萄酒總體來講還是存在有利于這個行業的一些優勢。
另外,我給大家的建議是要看清行業的發展趨勢,你覺得哪些企業或者平臺有可能成為代表行業發展趨勢,能夠在這個行業當中勝出,你能夠搭上這樣的快車,和這樣的企業或者平臺進行某種合作,當然越深度、越長期、越穩定越好。也對自己在這個行業當中的生存和發展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