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鄲市魏縣一名少年在美食節當眾接連喝了9碗白酒,不幸釀成悲劇,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7歲,從此與親人陰陽兩隔,留下無盡的傷痛。
網絡圖片
據孩子的家人介紹,小軍(化名)比較活潑,初中畢業后在家幫助父親銷售木材,平時能喝上兩瓶啤酒和一些白酒。3月31日傍晚,因為魏縣正在舉辦“國際花海美食狂歡節”,小軍吃完飯與一名同學相約騎電動自行車去往縣城游玩。
當時,兩個孩子來到美食一條街的一個“摔碗酒”攤位前。據知情者敘述,每碗白酒2兩多,售價5元錢,喝完之后可以當場將碗摔碎,場面異常刺激。小軍和同學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二人舉碗狂飲祝福有個好兆頭,其中小軍在一片“噼里啪啦”聲中連續喝了9碗。
9碗白酒將近1公斤,一個17歲的孩子怎能承受得了,小軍走了沒多遠便醉倒在地。他的母親回憶說,兒子被送到家后嘴唇發青,昏迷不醒,120急救人員趕來發現沒有了心跳,拉到醫院雖經全力搶救,依然沒有挽回生命。
4月1日上午,小軍家人經過分析懷疑散裝白酒存在質量問題,遂找到銷售“摔碗酒”的商販討要說法,強烈要求對方提供白酒的產地,酒水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有無合格證等。
另外,當地有關人士指出,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商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如果無法判斷消費者的年齡,可以讓其出示身份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也有一些網友認為商家為追求利益誘導他人消費存在過錯,但小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顧自身安全逞強好勝喝下9碗白酒,說明其本人的心理和家庭教育也有問題。
目前,小軍已“入土為安”,其家人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警方也已將涉事的“摔碗酒”封存,并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
理性飲酒已成全球關注話題 酒業巨頭在行動
當理性飲酒、健康飲酒在中國成為社會性話題之后,酒類生產企業,會不時蒙受一些“誤解”——許多都市媒體對酒類產品的偏激報道,讓很多消費者形成了談酒色變、避之不及的心理,這是有失公允的,同時也不利于酒行業發展。酒類行業協會、生產企業需要給大眾一個正確、全面的理性飲酒概念。
健康飲酒全球化趨勢
如今,倡導理性飲酒已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數據顯示,正常情況下,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不超過20g,女性應更少;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臨床調查數據,每日攝入純酒精量不超過20g的人群,其慢性病發病率低于不飲酒人群,更遠低于過量飲酒人群;國內外科學研究結果認為,適量飲酒對于糖尿病有輔助療效。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是全球科學界的共識,引導酒類消費者適度、理性的飲酒方式,樹立健康飲酒方式是理性飲酒的重要內容,也符合當下人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趨勢。
“從人類文明進化的角度審視,或對當前中國社會進步的需要而言,理性飲酒勢在必行。”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指出,與飲酒相關的社會問題,包括酒后駕駛、包括未成年人飲酒,已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社會問題。關注和解決與過量飲酒相關的社會問題,是酒類行業實現新型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倡導理性飲酒 酒業巨頭在行動
當今社會,不良飲酒之風盛行,“干杯文化”、“拼酒文化”、“喝酒駕車”、“未成年人飲酒”等現象給酒行業蒙上了一層灰色陰影。近年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汾酒、古井等越來越多的名酒企業意識到,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宣傳理性飲酒的重要性。
在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看來,過量飲酒行為對酒企和品牌都會產生負面作用,不利于行業發展。為此,中國酒業協會積極推廣理性飲酒、倡導行業自律,2016年和2017年分別舉行了以“關愛成長、非成勿飲”、“理性飲酒、快樂生活”為主題的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活動,均覆蓋國內400多個城市,提高消費者理性飲酒的意識,使“理性飲酒”理念進一步成為市場主流趨勢。
他補充說,“就不良的飲酒文化來說,盡管消費者的個人選擇起著重要作用,但酒行業應該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消費者獲得健康飲酒的相關知識,鼓勵消費者理性、適量飲酒,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表示,雖然非理性飲酒行為能一定程度為企業帶來短期商業利益,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對企業和品牌將產生負面作用,不利于產業和企業發展,讓消費者對酒本身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酒文化產生誤解。酒類生產和銷售企業應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多種形式向消費者傳播理性飲酒知識,共同推動酒類消費文化創新發展。(九州糖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