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產業轉型莫忘了“魂兒”
十年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幾乎做什么行業都賺錢,對于白酒行業來說更是用“躺著賺錢”來形容。但中國經濟在經歷了高速發展后已經開始放緩,許多行業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現狀,亟須轉型升級,白酒行業產能過剩更是不爭的事實,轉型勢成必然。
然而,當前白酒產業更多的是通過調整價格、調整產品結構、創新營銷等方式來實現白酒產業的轉型升級。在這種理念引導下,曾經高高在上的高端白酒開始降價、那些過去以政務消費為主攻方向的酒企轉向更加重視商務消費、小酒市場的興起等,一系列動作的背后凸顯的是白酒產業的理性回歸,回歸消費本質,白酒畢竟是用來喝的。
的確,白酒產業的回歸,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從長遠看這無論對酒企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兒,但回歸的過程似乎少了點韻味,而這種韻味的載體正是文化,這是中國白酒的“魂兒”。
然而,許多酒企對文化元素的挖掘是浮于表面,深度還遠遠不夠。在市場環境的巨變下,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將不僅僅是產品的品質和價格,因為性價比是產品必備的基本因素。一款產品,要想贏得消費者的消費,首先是產品的品牌能夠獲得潛在消費者內心的認可,而能夠支撐品牌的正是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及內涵。(肖竹青 酒類營銷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