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酒莊進軍中國 要有本土化策略
“在國內,三公消費受限,白酒行業集體承壓,而此時或將是葡萄酒等其他酒類冒頭之際。”近日,黑龍江省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趙禹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關于葡萄酒在國內市場的體量,近日,希臘農業產品推廣中心總經理Sofia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東西方飲食方式是不一樣的,西方一道菜搭配一種酒,而中國菜一般是大家一起吃,沒有進餐的順序。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葡萄酒在中國有十分巨大的潛力。”
據悉,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家參展商、400余家酒莊、上萬余款葡萄酒前來參展近期舉行的中國大連國際[-2.09% 資金 研報]葡萄酒美食節,現場達成協議金額800余萬元,180余家展商與經銷商和代理商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意向金額1500余萬元。
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總裁朱力則告訴本報記者,“一些城市正在承擔著世界葡萄酒貿易新的樞紐站的歷史性角色,比如,大連就是一座很典型的城市,由于其城市的消費習慣以及每年大連國際葡萄酒美食節的推出,大連日益成為東北亞地區葡萄酒產業開拓者和銜接者,更是占據東北三省葡萄酒產業橋頭堡的地位。”
關于國內市場,Sofia表示,“中國國內一線城市和內陸城市都有很強的消費意識和觀念,一開始要進入這樣的市場,當然二三線城市也很重要,因為隨著國內強力推出‘絲綢之路’以及城鎮化的戰略,中國的很多鄉鎮正在慢慢復蘇,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對于葡萄酒的消費來說,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機會,總的來說,是要從沿海慢慢往內陸推進。”
關于葡萄酒企業和代理商之間的互動關系,Sofia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作為希臘農業產品推廣中心的負責人,我們不會找100%的總代理,我們會把代理權分散開來,比如,迄今為止,我們有華東、華南等合作伙伴。”
關于葡萄酒文化,Sofia表示,“希臘在中國有一個農業推廣機構,第一,做經銷商的培訓,我們需要幾年的時間在全國進行培訓。第二,進行葡萄酒文化的推廣。另外,葡萄種植和專業培訓工作很重要,教育是非?;镜墓ぷ?。”
Sofia分析,“葡萄酒本土化策略很重要,但是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并且是一個全方面的概念。品系要多元化,口味要有創新,產品要進入中國市場,就需要更多中國元素,要把文化方面聯系起來,和合作伙伴一起來挖掘,要用中國視角來看待中國市場。”(中國經濟時報)